ID: 22348625

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课件+教案+导学案

日期:2025-02-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5140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0课,阿长,山海经,课件,教案,导学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阿长与《山海经》 国学名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学习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 2、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憎恶( ) 惧惮(  )  粗拙(  )  掷(  ) 震悚( )  chuāng( )疤 孤shuāng( ) jié( )问 pī( ) 雳  1. zēng dàn zhuō zhì sǒng 疮 孀 诘 霹  2.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 集《 》,作者鲁迅,原名 。他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 》。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 2.散文 朝花夕拾 周树人 狂人日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   (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   (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  (询问、责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2)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 (张开、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 (摆成 、摊成 )一个“大”字, (挤、压)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 (烘、烤)得那么热。 3.(1)淡薄 消失 诘问 (2)伸开 摆成 挤 烤 4.根据具体语境,解释点词语的意思。 (1)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疏懒: (2)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惶急: (3)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渴慕: 4.(1)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2)惊慌急迫。 (3)非常思慕。 5.刻画人物形象,常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她生得黄胖而矮。 (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5.(1)肖像描写 (2)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 合作探究 6.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 哪些略写?哪些详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6.写了阿长名字的由来、说话切切查查、睡相不好、吃福橘、讲长毛的故事、买《山海经》;后三件事详写;这三件事能突出中心,因为这三件事有一个共同点:都有神秘莫测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童年作者的心,导致作者怀念之情油然而生。这也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7.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7.淳朴、善良、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 8.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8.从不大佩服———厌恶———憎恶———有新的敬意———怀念 9.为什么题目上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 9.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位。课文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其实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有什么联系呢,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