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道德与法治 教材分析 本课《说话要算数》第二课时继续围绕“说话要算数”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为什么有时候人们会说到做不到,并着重强调对自己说话算数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约束和自律的价值,学会如何克服诱惑,坚持做到对自己说话算数。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明白说话算数的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难以抵挡诱惑或忘记自己的承诺。因此,本课旨在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自我约束和自律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核心素养分析 核心素养: 1. 政治认同:理解诚信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认同诚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 2. 道德素养:培养诚实守信、自律自强的道德品质,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3. 法治观念:初步了解诚信在法律和社会规范中的重要性,树立法治意识。 4. 健全人格:培养自律、坚韧、负责任的人格特质,学会在自我管理中保持诚信。 5. 责任意识:认识到对自己说话算数是个人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学会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教学重点 理解说到做不到的原因,学会克服诱惑的方法。 认识到对自己说话算数的重要性,学会自我约束和自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帮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对自己说话算数。 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角色扮演所需道具 自我约束计划表模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旧知:通过PPT或板书,简要概述上节课关于说话要算数的重要性和失信后果的内容,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点有清晰的记忆。 提问:“谁能分享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关于说话算数的重要知识点?”以检验学生的复习效果。 2. 情境导入:展示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爱保证”同学的故事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或动画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现其再次未能履行承诺的情景。 提问:“为什么‘爱保证’同学总是说到做不到呢?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学生活动设计: 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巩固对上节课内容的理解。 观看情境导入,认真思考并讨论“爱保证”同学的问题所在,初步感知本课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和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设计: 1. 案例分析:深入分析“爱保证”同学的案例,指出缺乏计划和自律是导致失信的重要原因。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反思。 2.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面对诱惑时如何克服,并分享各自的好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分享忘记承诺的经历,共同探讨如何避免忘记承诺的有效方法。 3.自我分析:指导学生选取一段自己说话不算数的经历,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当时的思想和行为。 提问:“你认为当时是什么原因导致你没有做到?你现在有什么改进措施吗?”以鼓励学生正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对自己说话算数:通过张明和徐强的正面案例,强调对自己说话算数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做到对自己说话算数,重点讨论自律和自我监督的方法。 5.角色扮演:分组安排角色扮演活动,模拟面对诱惑时如何坚持做到对自己说话算数。 提问:“在角色扮演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以引导学生分享角色扮演的体验和收获。 6. 妙招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帮助自己说话算数的妙招,如设置提醒、制定奖惩机制等。将学生的妙招整理成板书或PPT,供全班学习和借鉴。 学生活动设计: 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进行自我反思,分析自己说话不算数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分组进行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