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前导语P113 思考: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将如何继续救国?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程标准: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特点;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 二、经济: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三、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时空坐标 北洋军阀的统治 1912年 1919年 1928年 1916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末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 【北洋军阀】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北伐完成,北洋军阀势力被彻底消灭。 一、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 1、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战争 (1)复辟帝制的过程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月20日,“宋教仁案” 7月,“二次革命” 11月,解散国民党 5月,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10月,复辟帝制 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12月,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1913 1915 1912 1914 1916 1月,袁世凯在北京登基“称帝”; 3月,被迫取消帝制; 6月,于北平逝世。 革命党人为捍卫共和进行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民国初期,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独裁专制与民主共和的斗争 二次革命 因宋教仁案而引发的讨袁斗争 护国战争 反对袁世凯恢复帝制的斗争 失败 取消帝制 一、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 一、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 1、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战争 (1)复辟帝制的过程 (2)反袁斗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概况 “宋教仁案”后,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于1913年7月掀起“二次革命”; 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随后,贵州、广西浙江、湖南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结果 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为什么拥有着强大武力的袁世凯在复辟帝制后会这么快失败呢? 材料:一经共和之后,帝号久被丑诋,民人观念不同,尊严已亵,功德难著,强为规复,其势已逆。 ———李希泌《护国运动资料选编(上册)》 ①民主共和的观念的传播 材料:日、英、俄、法等国就一再提出警告,指出变更国体或将“惹起意外之扰乱”,直接间接影响各国在华商务利益。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护国运动中,各派反袁势力,包括取得主要领导权的进步党人在内,不论他们有什么企图,都不能不以维护民国、恢复共和制相号召。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②全国人民对帝制的反抗 ③帝国主义的反对 一、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 2、军阀割据 (1)表现———派系林立,军阀混战 主要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 支持国 直系 冯国璋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英美 皖系 段祺瑞 皖、浙、闽、鲁、陕各省 日本 奉系 张作霖 东北三省 日本 军阀混战: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 ———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917年5月, “府院之争” 6月,张勋复辟 7月,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20年7月, 直皖战争 1922年4月, 第一次直奉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