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35014

《600考点700分考法》2017新版A版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第十二章 力学实验(共17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10122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PPT,17张,实验,力学,第十二,课件
  • cover
课件17张PPT。1第十二章 力学实验2力学实验常用仪器1.刻度尺及其应用 常用毫米刻度尺,分度值1 mm,读数要估读一位 2.弹簧测力计及其应用 (1) 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 (2) 构造:弹簧、带刻度的外壳、指针 (3) 原理:根据胡克定律F=kx.弹力大小与弹簧形变量成正比 (4) 注意事项:①所测力不要超过量程;②读数时眼睛要正视刻度 3.停表 (1) 构造 ①外壳按钮:使指针启动、停止和回零. ②表盘刻度:长针是秒针,分度值0.1s,一圈30s;短针是分针,分度值0.5min. (2) 读数方法 超过0.5 min,0.5 min整数部分由分针读出,不足0.5 min由秒针读出,总时间为两指针示数之和34.打点计时器 (1)打点计时器分为两种: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使振针振动,利用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点迹 6 V以下交流电源,打点频率与交流电频率相同,从点的数目算出对应时间 ②电火花计时器工作原理和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同,纸带上打点的是电火花和墨粉 (2)打点计时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和调节方法.4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5?5.注意事项 (1) 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 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小车停止运动及 时断开电源 (3) 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计数点 (4) 测距离时不要分段测量,读数时要注意有效 数字的要求6二、应用光电门测瞬时速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光电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带挡光片)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 光电门测量物体瞬时速度的基本原理是: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近似认为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 (2)测得瞬时速度后,可以应用图像法描绘出物体运动的v-t图像,进而研究其运动性质.7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 实验原理 弹簧下端悬挂钩码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弹力与所挂钩码重力大小相等 2.实验步骤 (1) 弹簧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自然下垂,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长度l0 (2)弹簧下端挂质量m1的钩码,量出弹簧长度l1,记录m1和l1,填入表格中 (3)改变钩码质量,量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2、m3、m4、m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l5,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x1、x2、x3、x4、x5 3.注意事项 (2) 弹簧下端增加钩码时,注意不要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3)应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总长l及伸长量x三者不同,明确三者关系 4.误差分析 (1) 弹簧拉力大小不稳定,使弹簧悬挂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充当拉力 (2) 弹簧长度的测量是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5.数据处理方法 图像法处理数据: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 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各组(x、F)对应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8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原理 一个力F′和两个力F1、F2都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某点,F′是这F1和F2的合力。作力F′的图示,作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 2.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3)用两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绳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O,记录两弹簧测力计读数,用铅笔描下O点位置及两细绳套方向.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4) 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结点拉到同样位置O,记下读数F′和细绳套方向 (5) 比较F′与合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6) 改变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再重做两次实验.93.注意事项 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结点O位置一定相同 两只弹簧测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