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0357

第1课 捡石头 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23694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课,石头,教案
  • cover
1.《捡石头》教案 【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1)观察石头,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 2.科学思维 (1)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石头的特征。 3.探究实践 (1)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4.态度责任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石头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2)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性观察和描述。 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自己捡一块石头、具有多种特征的一套石头(10块)、托盘、放大镜、一个熟鸡蛋、水槽、毛巾、图形卡、颜色卡、斑纹卡、记录单。 教师:常见石头图片,视频、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焦 【ppt:2-10】 呈现石头的图片,谈话: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石头。山脚下、小河边、草地上……大自然中处处能见到石头。 提问:人们还利用石头这种天然物制造出了许多人造物,你见过哪些用石头做的物品? 出示图片,补充:我们周围,除了石头,还有许多用石头做的物品。 提问:石头有时候还可以成为我们的玩具,你用石头玩过哪些游戏?你是怎么挑选石头的?(适时评价、补充,引导学生关注并描述石头的特征。) 5.聚焦:原来呀,看似普通的石头,在生活应用中蕴藏着这么多的学问。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秘石头吧! 欣赏自然界的石头。 联系上学期所学、回顾生活所见,预设:长城、房子、桥墩、石墩、石像、桌椅、雕刻品、工艺品等。 逐步聚焦到本课的研究主题———石头。 预设: ①将小石子扔进水塘里;挑大石头扔进时水花会更明显。 ②用石头搭高塔;挑扁平的石头会更稳,塔下面要挑大石头,塔上面要挑小石头。 ③用小石子装饰花盆;挑漂亮的石头,适合当盆景。 ④玩“跳房子”游戏时,用石头当障碍物;挑轻一点的石头,在扔石头时就可以更好地控制石头的去向。 明确研究主题———石头。 运用精美的图片及联系已知,能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调整学生在新学期进入科学课堂的学习状态。 以游戏唤醒学生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关注到各种各样的石头具有不同的特征,同时意识到我们在无意中也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探究 【ppt:11-23】 (一)观察石头 1.说一说:生活中,你是如何观察石头的? 2.学一学:观察石头有多种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如何有序地、更全面地观察石头吧!(播放微课视频) 3.做一做:接下来,就请小朋友们学以致用,用刚学到的方法观察一块石头,并用气泡图描述它的特征。(组织学生活动、巡视指导。) 提醒: 可以是自己带来的石头,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石头。 引入“描述”的概念:用合适的词语说出或写出石头的特征,就是在描述。 4.找一找:组织学生把观察过的石头放回盒子中并打乱石头放置的顺序,鼓励学生根据记录单向小组成员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石头的特征,让小组成员找出这块石头,组内轮换进行。(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汇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过渡:在小组成员们的相互合作与帮助下,每位小朋友已经大致了解了好几块石头了。现在,石头盒里还有许多石头,如果想要更系统地了解数量较多的石头,我们首先得对它们进行分类。 (二)给石头分类 1.谈话:在分类时,石头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 2.分一分: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选择一种不同的标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