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20以内的减法 《十几减几》 《十几减几》这节课是在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通过情景图让学生思考还剩多少个皮球,从而引出怎样算16减3。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转化等。通过让学生用圆片和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与形的对应关系,感受数学的简洁性和逻辑性。同时,引导学生将十几减几的计算转化为10减几和几减几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和创新意识。在计算教学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倡导算法多样化。通过分析比较,沟通优化,体会十几减几不退位的算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1.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2.通过摆圆片、摆小棒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通过操作使学生体会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10以内减法和10减几的计算,请看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课件出示(一下算式就是课件内容) 5-3= 10-3= 6-2= 10-8= 4-3= 10-7= 指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减法计算,名字叫《十几减几》。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巩固旧知,并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探究新知 活动一:寻找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 师:学校体育器材室里有许多运动器材。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 生1:我发现图中一共有16个皮球。 生2:我发现小朋友们要拿走3个皮球。 师:那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小组讨论说一说,然后回答。 生:还剩多少个皮球? 师:这位同学提的问题特别有价值。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还剩多少个皮球?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数学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效果评价:生生之间互相评价,并给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二:摆一摆、算一算,探讨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怎样解决呢? 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师:同学们想法特别好,现在请用你手中的圆片或小棒试着摆一摆,算一算吧。 学生动手操作,同伴交流。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生1:我先摆了16个圆片代表皮球,去掉3个,还剩13个。 生2: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算的,16是由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先摆1捆和6根,6根去掉3根,还剩3根,再把3根和一捆合起来是13根。 师:两位同学都很优秀,通过摆一摆直观的看到了还剩多少皮球,那对于这个问题该怎样列算式呢? 生:可以列式:16-3=13。 师:反应很快,求“还剩多少”的时候我们就用减法,根据刚才摆一摆的过程,你能说一说算式的计算过程吗? 出示: 生1:16减3的意思就是16去掉3,十位上的10不变,个位上的6去掉3还剩3,所以得数为13。 生2:把16分成10和6,先算6减3等于3,再将剩余的3和10相加等于13。 师:这两位同学把如何计算16-3的算理说得非常完整并准确!根据16-3的算理,你能从中总结出计算十几减几的方法吗? 生1:第一种方法,十位上的数不变,个位上的数相减。 生2:第二种方法,先把十几分成10和几,再把几和另一个数相减,最后加上10。 设计意图:通过用学具摆一摆,直观感受减法的意义,为下面抽象出算式做铺垫。 效果评价:动手用圆片和小棒摆一摆,算一算从中总结出计算十几减几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活动三:算一算、说一说,巩固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