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2/7d/7d1f30b24a0ff6b327494db3bbba42aa.png)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提升训练:力学实验题 1.某同学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利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弹簧固定端对准刻度尺上的零刻度线),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拉力/N 0 0.5 1 1.5 2 2.5 3 3.5 弹簧长度/cm 2 3 4 5 6 8 8.7 (1)弹簧不受拉力时的长度是 cm,弹簧受到2.5N的拉力时,其长度是 cm,此时弹簧的伸长量是 cm;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 内,弹簧的 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比;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拉力大于3N后,上述结论已不再成立,原因是_____(填字母); A.钩码不够重 B.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4)这个实验的结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 。 2.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如图所示,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刚开始实验时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此时应该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选填“大”或“小”); (4)为了测量小车从A滑到C时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熙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测量方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 (5)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为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1.6s,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6)同学们画出了小车从A到C的s-t图像或v-t图像。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_____。 A. B. C. D. 3.如图所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 拉动木块,根据 知识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甲中木块做匀速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初步确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理由是 。要想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应该选择 两次实验。 (4)以不同的速度多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几乎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 。 4.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等; (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选填“大”或“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 (4)进一步推理: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保持 状态; (5)本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 (写一种即可)。 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的拉力F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关系图像(图线记为a)。 (1)分析图A的数据,得到实验结论:=常量(设为k),则比值k的单位是 ,这根弹簧的k值大小为 ; (2)把这根弹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弹簧的最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 甲同学:因为是同一根弹簧,所以k不变。 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小。 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大。 为验证猜想,他们对剩余部分弹簧进行如下探究: ①把弹簧悬挂在竖直的刻度尺旁,静止时如图B,则此时弹簧长度为 ; 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某次弹簧静止时如图C所示,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