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实践 设计教室装饰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26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重复”的规律,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发现的规律,发展符号意识。 2.能利用“重复”的规律设计教室装饰图,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欣赏数学规律蕴含的美。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难点:能表述发现的规律,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为了开展班会,我们需要布置教室,该怎样装饰呢? 预设:可以画漂亮的黑板报,贴一些装饰物。 师:大家说得不错,那具体该如何设计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相关问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索装饰图中的奥秘 1.探索规律。 【课件出示】 师:这里有一幅漂亮的装饰图,大家观察一下这幅图中都有些什么? 预设:有小旗、灯笼、气球柱、花。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规律?与同伴说一说。 小组合作,探索规律,交流汇报。 预设1:我发现灯笼是按照一大一小、一大一小……的规律摆放的。 预设2:彩旗是按照两面绿旗一面蓝旗、两面绿旗一面蓝旗……的规律排列的。 预设3:花盆是按两盆绿色两盆红色、两盆绿色两盆红色……的规律排列的。 2.表示规律。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这些规律吗?写一写,画一画。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发现的规律,教师巡视。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方法? 预设1:我是这样表示彩旗排列规律的: …… 预设2:我用一个大圆圈表示大灯笼,一个小圆圈表示小灯笼。 …… 预设3:我用 √√××√√××……表示花盆的排列规律。 师:这位同学的表示方法,你看懂了吗? 预设:两个“√”表示绿色的花盆,两个“×”表示红色的花盆,“……”表示后面重复出现两盆绿色的、两盆红色的。 3.寻找规律的共同点,并利用规律。 师:观察一下这些规律,说一说,这些规律的共同点是什么? 预设:它们都是重复出现的。 师:请同学按照这些规律再继续说一说。 预设1:像上面这样再挂一些灯笼,下一盏应该是大灯笼。 预设2:接着插一些小旗,下一个应该插长方形绿色小旗。 预设3:如果再继续摆一些花,下一盆应该是用红色花盆种的花,再下一盆还是用红色花盆种的花。 …… 【课件出示】 师:想一想,画一画。 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独立完成。 活动二:设计装饰图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了如何找规律,表达规律,现在就运用“重复”的规律来设计教室装饰图。 1.确定装饰物和位置。 师:设计之前,先和同伴说一说你想装饰教室的什么地方,用什么物品。 预设1:我想用剪纸装饰窗户。 预设2:我想用气球装饰黑板。 …… 师:同学们都很有想法,在设计之前我们要确定好装饰物品和位置,以及装饰物大小。 2.确定重复的规律。 师:确定好了装饰物和位置,这些物品怎样“重复”排列? 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 预设1:我们准备用两个爱心、一朵小花一组重复排列。 预设2:我们准备用一个红气球、两个黄气球一组重复排列。 …… 3.设计教室装饰图。 师:确定好这些之后,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教室装饰图吧! 活动三:展示装饰图 1.分享设计。 【课件出示】 师:装饰图中运用了哪些规律?装饰物丰富吗?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2.反思作品。 师:听了大家的分享,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怎样改进你的装饰图? 学生自由发言。 3.生活中的“重复”。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重复”的现象。你能再举一些例子吗? 预设1:今天是星期六,7天后又是星期六。 预设2:音乐课,我们打的节拍,蹦擦擦、蹦擦擦…… 预设3:每年都有春、夏、秋、冬。 预设4:我们的属相是每12年重复一次。 …… 三、课堂小结 在活动中,你的表现怎么样?评一评。 【板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