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7168

4.6.1 人类的食物 课件 2024-2025学年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共26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04-0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827304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6.1,下册,视频,PPT,26张,七年级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人类的食物 这些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 回忆一下,在“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的实验中,我们用过哪些方法检测水、无机盐、淀粉、脂肪的存在?又该如何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 检测方法 预期实验现象 水 无机盐 脂肪 糖类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维生素C 烘烤 燃烧 在白纸上挤压 碘液 有水珠产生 有油印迹留下 变蓝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检测 演示: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提出问题: 如何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演示实验: (1)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2)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 (3)可溶性葡萄糖的检测方法。 (1)蛋白质的检测 A液+B液 双缩脲试剂 甲 水 蛋清稀释液 蛋清与双缩脲反应变成紫色 乙 甲 乙 甲 乙 讨论:1.实验中设置乙试管的作用是什么? 作为对照组,与甲试管中的现象进行对比,可进一步说明甲试管中颜色的改变不是由水引起的。 (1)蛋白质的检测 讨论:2.为什么甲、乙两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 甲试管中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与该试剂反应。 (2)维生素C的检测 加碘的淀粉溶液 甲 水 维生素C溶液 维生素C能使蓝色加碘的淀粉溶液褪成无色 乙 甲 乙 甲 乙 讨论: 1.为什么甲、乙两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不同 甲试管中的维生素C可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使用清水作为对照的原因是甲试管中的维生素C是溶解在清水中的。) (2)维生素C的检测 2.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可以检测哪种水溶性物质 维生素C (3)可溶性葡萄糖的检测方法 可溶性糖遇斐林试剂加热后有砖红色物质生成 营养成分 检测方法 预期实验现象 水 无机盐 脂肪 糖类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维生素C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检测 烘烤 燃烧 在白纸上挤压 碘液 有水珠产生 充分燃烧后剩余灰白色物质 有油印迹留下 变蓝 (斐林试剂) 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 双缩脲试剂 溶液出现紫色 加碘的淀粉溶液 溶液褪色 学生实验活动 1.探究问题: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 2.作出假设:食物中含有_____等营养物质。 你提出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 3.设计、实施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现象。 注意:(1)选择实验材料有哪些要求 (2)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 (3)显色反应、加入试剂量等。 学生实验活动 1.学会检测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方法。 2.知道不同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种类。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牛奶、豆浆、用榨汁器榨取梨、白薯的汁液分装备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加碘的淀粉溶液、碘液、试管、火柴、酒精灯等。 待测食品中可能含有的营养成分 待测食品 营养成分 水 无机盐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C 梨汁 白薯汁 牛奶 豆浆 提示:注意实验操作中的安全! (备注:用+、-分别表示“有”“无” ) 【分析及结论】 待测食品 营养成分 水 无机盐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C 梨汁 + + - - - + 白薯汁 + + + + + + 牛奶 + + - + + - 豆浆 + + - + + - (备注:用+、-分别表示“有”“无” ) 待测食品中可能含有的营养成分 有机物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三大产热营养素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 水 无机盐 (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 无机物 食物中营养成分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 食物中不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不同。你知道这些营养成分分别对人体有哪些作用吗? 请阅读教材P6~7尝试运用列表格方法记录六大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含量、作用及食物来源。 营养成分 含量 作用 食物来源 水 无机盐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等 营养成分 含量 作用 水 无机盐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等 60%~70% 细胞的主要成分,养分需要溶解在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