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信息科技教学设计 课题 第27课 个人信息防泄露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月 日 主备人 Xinxijishu886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 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共同守护互联网》第27课,课题为《个人信息防泄露》。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个人信息保护展开,包括互联网应用与个人信息的关系、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保护个人信息的方式,以及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保护带来的新挑战。这些内容紧密贴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旨在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个人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学会识别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并掌握基本的防护技能。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课标要求 了解互联网应用中个人信息的流动情况。了解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知道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了解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保护带来的困扰。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通过提出关于密码设置和抵御恶意软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计算思维: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识别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并分组讨论相应的防护措施。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让学生实际操作,如设置强密码、模拟手机遗失后的应急处理,提升他们的防护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动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和保护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互联网应用中个人信息的流动情况,理解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法、示范讲解法。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工具 具备上网条件的信息科技实验室、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教育 给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复习巩固:展示一段关于个人信息泄露导致严重后果的视频。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们知道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吗?。新课导入:观看视频,思考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分享个人经历或见闻。通过视频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关注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新课教学:学校发起了共同撰写《网络安全行》的倡议书,需要同学们提供相关建议。本课先来探寻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学习活动1回顾之前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关于密码设置,请判断以下做法是否正确。□ 防止自己忘记密码,把密码记在本子上。□ 即便是自己的好朋友,也不让他(她)知道自己的密码。□ 自己所有的互联网应用使用同一个密码。□ 密码要有一定的长度,最好同时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等。□ 密码最好外人无法猜到,但对自己有特殊含义且容易记忆。关于抵御恶意软件,请判断以下做法是否正确。□ 坚决不用盗版软件。□ 不轻易打开收到的链接,不随意下载、安装他人分享的软件。□ 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等安全软件的运行会让计算机变慢。如果没有遇到安全威胁,不必运行它们。27.1 互联网应用与个人信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享受某些互联网服务,通常需要提供一些个人信息。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如果某个环节出现了安全问题,就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学习活动21.参考图 27.1,分析登录账号的过程中,个人信息的流动情况。参考图 27.2,分析网络购物时个人信息在不同节点的流动情况。引导学生根据业务流程分析个人信息在各节点的流动情况,如不同节点需要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如何存储和处理、个人信息如何应用和展示。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进一步加深他们的认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