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9545

4.11.3 运动的形成-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精品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2-2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38926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11.3,下册,PPT,32张,课件,精品
  • cover
(课件网) 4.11.3 运动的形成 制作者:雨中 目 录 01 学习目标 02 躯体运动 03 体育锻炼 04 思考与练习 学习 目标 1.说明人体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骨骼肌牵拉着骨围绕关节进行的,建立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观察人体结构图,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理解模型在认识和把握人体生理特点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认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乐于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自觉健身的习惯。 人体的任何动作,不管是坐、立、行,还是各种运动,都与运动系统相关。运动系统是怎样完成这些任务的 第一部分 躯体运动 由骨、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 躯体运动由骨、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 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通常,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 躯体运动由骨、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 上臂的肌肉主要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在上臂的前方,它的起点有两个头,这两个头分别附着在肩胛骨的两个不同地方,两头合并形成一个肌腹,向下附着在前臂的桡骨上。 肱三头肌在上臂的后方,它的起点有三个头,其中一个头附着在肩胛骨的下方,另外两个头分别附着在肱骨的不同位置,三头合并为一个肌腹,向下附着在前臂的尺骨上。 躯体运动由骨、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怎样形成伸肘和屈肘运动的 可以设计一个模型进行探究。 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 目的要求 活动 1.制作模型,体验骨、关节、骨骼肌三者之间的关系。 2.认识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在伸肘和屈肘中的作用。 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 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活动 薄的硬纸板,胶带,固定螺钉,剪刀,橡皮筋,等等。 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 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方法步骤 活动 1.用所提供的材料,参照图制作一个上臂工作(伸肘和屈肘)的模型。用硬纸板剪成骨的形状,用橡皮筋代替骨骼肌,胶带代替肌腱,螺钉为关节。 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 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方法步骤 活动 2.在上臂与肩部接合部(胶带)的正下方,捏住代替肱二头肌的橡皮筋,轻轻拉动,观察前臂的位置变化。徐徐放开橡皮筋,但不要使前臂位置完全复原。 3.捏住代替肱三头肌的橡皮筋,轻轻拉动。你看到什么现象 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 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方法步骤 讨  论 活动 1.你们制作的模型能否很好地演示伸肘和屈肘运动 如果不能,提出改进的建议。 2.在伸肘和屈肘的运动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躯体运动由骨、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 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周围,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 例如:肱二头肌收缩,使肘关节弯曲,前臂上提,此时肱三头肌呈舒张状态;肱三头肌收缩,使肘关节伸直,前臂下垂,此时肱二头肌呈舒张状态。这两组肌协调伸缩,牵引着前臂的骨绕着肘关节产生运动。 躯体运动由骨、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 人体运动大多数是通过骨的杠杆运动表现出来的。 躯体运动由骨、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 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收缩产生拉力作用在桡骨上,杠杆的支点就是肘关节,杠杆运动需要克服的阻力就是前臂本身和手持重物的重力。由于拉力的作用线距离支点较近,而重力的作用线距离支点较远,所以这样的杠杆并不省力。但是这样的杠杆却有另一方面的优越性:肱二头肌一个很小范围的收缩就可以使前臂产生一个很大范围的运动。 想一想:这对手的功能有什么意义 躯体运动由骨、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 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运动还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第二部分 体育锻炼 促进青少年骨骼和骨骼肌的发育 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骨骼和骨骼肌的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