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9584

2025年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14(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3948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小升,语文,现代,文阅读,阅读
  • cover
2025年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14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乡村的黄昏 ①黄昏时的小河是那样的安逸,血红的夕阳把河水染得通红。在晚风的抚摸下,河水荡起无数的涟漪,犹如一条条红绸子引以为傲地轻轻流动着。几片落叶在水中悠悠地飘向远方,几位老人正在河边垂钓。 ②乡村的小路上,别有一番情趣。孩子们正沐浴着夕阳的余晖,驱赶着一群群牛羊,走在回家的路上。几个淘气的孩子正骑在牛背上,哼着小调。歌声、“哞哞、咩咩”的叫声组成了一首动听的“牧歌”,与夕阳、晚霞一起撒在这弥漫着乡村气息的小路上。 ③田野里,升腾着柔和的晚霞,红红的霞光像彩缎一样披散开来,抹在云天,铺在地面。劳动了一天的人们笑脸更加红润了,他们望着那黄澄澄、金灿灿的田野,一天的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④夕阳余韵,透过浓密的树林洒在这红砖青瓦的房舍上,给它抹上了一层光灿灿的颜色。烟囱冒着缕缕炊烟。当最后一缕晚霞隐去时,整个村庄晚霞缭绕,万家灯火微微闪烁,忽明忽暗,烘托出美丽而又安静的夜,人们沉浸在这恬静的气氛中。 ⑤乡村的黄昏,美丽而温暖。 1.请你认真阅读短文,想象画而、并填写下友。 我想到的画面 我最喜欢的画面 ①    我最喜欢④   图,因为⑤   。 ②    ③    夕阳炊烟图 2.读到文中“烟囱冒着缕缕炊烟”,你联想到的成语是   ,再写两个描写田园风光的成语   、   。 3.下列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B.短文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气的乡村黄昏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第4段主要写出了乡村黄昏时恬静的特点。 D.乡村的男女老少不停地忙碌着,疲惫不堪。 4.选文最后一段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B.提出问题,总起作用。 C.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5.你喜欢文中哪个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在此次语文实践活动中,小丽给大家讲了一个有关“爱”的故事。请你也来读一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鼾(hān)声 ①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老父亲。 ②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常常蹲在村口路边守望,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 ③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lào)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风起,虫鸣渐深。 ④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 ⑤父亲有些为难,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去邻居家睡。” ⑥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您的儿子,像您,也打鼾,您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⑦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傍着一双臭脚。 ⑧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⑨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⑩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我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chuài)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我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深。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yē)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