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开办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制度等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事; ·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近代教育也经历了一个由传统步入现代,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型过程,而完成这个历史性转变的时期正是民国。 ———摘编自秦凌《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研究1912-1949年》 新课导入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兴办新式学堂:阅读教材P127,完成表格 时期 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时期 甲午战争之后 百日维新期间 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 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 京师大学堂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 1895年,北洋西学堂正式创建, 1896年,北洋西学堂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南洋公学1896年(光绪22年)创建于上海 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是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的,而不是百日维新时期。 作用: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912年5月之前使用的旧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一)新式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一)新式教育的发展 2.废除科举制: 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1901年 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 1903年 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1905年 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 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材料二:《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堂一、二年级课程与课时 材料一: 明清时期,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许有个人见解……考试的文体采用死板的“八股文”。 教学内容不同:从儒家四书五经,到逐步开设自然科学课程。 人才培养方向不同:从考取官职转变为培养外交、科技人才。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国语 历史 地理 算学 博物 图画 体操 一年级 1 9 4 8 3 2 4 2 1 2 二年级 1 9 4 8 2 3 4 2 1 2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一)新式教育的发展 3.革新学制: 新式教育的学习内容到底“新”在何处?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 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报刊: 列举近代民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报纸? 天津的《大公报》 上海的《新闻报》 延安的《解放日报》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报刊: 列举近代民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报刊? (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时期 报刊 宣传思想 戊戌变法时期 《时务报》《国闻报》 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我国不同时期的重要报刊 民主与科学 民主革命 维新变法 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有哪些?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报刊: (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上海的《东方杂志》 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 这么多新式报刊,如何刊印发行呢?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2.出版机构: 列举近代由中国人创办的出版机构? (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