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2558

第7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自我测评卷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日期:2025-04-1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22375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年,答案,下册,八年级,教版,地理
    第7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自我测评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区域认知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涌现出一大批“双城打工人”。读粤港澳大湾区地图和香港气候资料图,完成1~3题。 1.香港所属气候类型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香港、澳门长期以来一直在填海造陆,其共同原因是(   ) A.海岸曲折 B.交通发达 C.地势低平 D.人多地少 3.下列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路干线①是京广线 B.②地的支柱产业是博彩业、旅游业 C.②地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D.③地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   (2024·云南中考)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南岸先民曾经受洪涝灾害之苦,夏商时期开始开挖溇(lóu)港建设圩(wéi)田,曾经地广人稀的太湖流域,逐渐成为鱼米之乡,湖州是目前唯一完整保存溇港圩田系统的地区,该系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读太湖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太湖溇港圩田系统示意图,完成4~6题。 4.早期,太湖南岸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有(   ) 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落差较大,水流湍急 ④冻土广布,水分不易下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溇港圩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分析错误的是(   ) A.堤坝挡水,堤上设闸排灌,可做到农田旱涝保收 B.开挖溇塘,可扩大太湖面积,提高太湖蓄洪能力 C.塘基种桑、圩田种稻、塘中养鱼,提高土地生产效率 D.桑叶喂蚕、蚕粪养鱼、塘泥肥田,形成良性生态模式 6.从保护遗产的角度看,该地区最适宜发展(   ) A.丝绸纺织工业 B.家具制造产业 C.休闲观光旅游 D.家畜养殖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西起西江干流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全线采用深埋管道输水方式。项目建成后,将缓解广州、深圳、东莞生产生活缺水问题,并为香港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香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读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线路示意图和东江、西江水资源对比图,完成7~9题。 7.珠江三角洲东部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与水资源分布不匹配 B.地势平坦,河水流速较慢 C.东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D.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少 8.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采用管道输水方式,主要是为了(   ) A.降低施工成本 B.减轻环境破坏 C.防止水体污染和蒸发 D.防止水体结冰 9.解决珠江三角洲东部的缺水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 ①大量开采地下水 ②修建水库 ③工业污水达标排放 ④实行阶梯水价,增强节水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区域认知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读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图,完成10~12题。 10.两区域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突出的优势条件是(   ) A.海陆空交通便利 B.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C.毗邻港澳,是著名的侨乡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11.关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正确的有(   ) ①两个地区都水热充足,河湖密布,利于农业生产 ②两个地区城市分布密集,经济发展基础好 ③两个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④两个地区都有濒海、沿江的双重区位优势,水运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两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旅游业   (2024·济南二模)湖南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十八洞村深藏湘西大山深处,近年来,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苗绣等产业。下图为湖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