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3192

第2课 春天的使者 教案(表格式) 2024-2025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人教版

日期:2025-02-2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3980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下册,一年级,美术,学年,2024-2025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 造型·美术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2课 春天的使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对折剪和镂空的方法制作对称剪纸(艺术表现)。能感受民间美术简洁夸张、富于装饰的特点,及其饱含的美好寓意(文化理解)。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评述、探究、实践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剪纸的方法(艺术表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会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对民间美术以及生活的喜爱(文化理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对折剪和镂空的剪纸方法。 教学难点 镂空剪纸的技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工具材料 课件、手工纸、剪刀。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过程性评价 情境介绍 回顾第1课《春天在哪里》中感知到的春天的美。 教师引导:春天的美景吸引了春天的使者,引导学生听歌曲:“小燕子,穿花衣……”。 教师提问:春天的使者是谁? 小结:小燕子为我们带来了好运,它是春天的使者。 听歌曲,找出春天的使者。 歌曲导入,感受歌曲中的情绪,体会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春天使者的喜爱。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知道春天充满生机,小燕子具有美好寓意。遇见第一只“小燕子”。 环节一 介绍传统民间艺术燕子风筝,可以从燕子的造型、风筝的色彩图案和纹样等方面评述。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燕子造型对称的特点。 评述燕子的造型、色彩、图案和纹样等。 了解春天的使者小燕子的特点。体验燕子风筝代表的民间美术的风格和喜庆吉祥的寓意, 学生了解剪纸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遇见第二只“小燕子”。 环节二 教师引导:小燕子不仅可以乘着风筝来,它还可以以另外一种民间美术的形式出现。教师拿出小燕子的剪纸范作,请学生辨别是哪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范作,回顾旧知,自己探究尝试剪出小燕子。 根据老师提供的剪纸,学生提出是“剪纸”。 回忆已经学习过的对称图形的剪纸方法,观察小燕子剪纸的不同,自己尝试剪出小燕子。 探究小燕子的剪纸方法。温故知新,发现在原有轮廓法的基础上,加入了镂空图案。 环节三 教师引导:你们发现小燕子剪纸和以往我们学习过的对称剪纸有什么不同? 展示评价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探究作品,归纳出镂空的方法和要点。 教师归纳总结并示范对折剪小燕子的方法。 完成小燕子剪纸作品。 学生观察作品,发现镂空依然可以从对折线入手剪制,不能太大或太小。 学生观看示范,梳理制作流程。 通过对作品的归类、分析,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剪纸的技巧,还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工具材料 课件、手工纸、剪刀。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过程性评价 情境介绍 小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它把自己的小伙伴也带来了。 教师出示真实动物的图片并提问:动物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又有哪些各自的特征? 学生观察动物们的外形特点。从两方面谈动物的特点:一是他们都具有对称的特点,但是各自的身体结构,细节特征不同。 分析动物特点,抓住共性与个性。 环节一 教师出示小熊剪纸与小燕子剪纸,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都用到了镂空剪纸的方式,但是小熊的眼睛并没有连接在一起,怎么剪出这种效果? 教师结合学生的表述,示范多次对折剪出不连接的对称镂空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观看教师示范并学着完成剪纸的局部制作。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环节二 教师将一个剪纸粘贴到教室玻璃窗上,引导:那么咱们就用对折剪纸的方式,请来更多春天的使者,让他们美化与装点我们的教室吧。 辅导学生完成动物剪纸。 完成动物剪纸。 引导学生注意外形比例、形态特征,尤其是不连接的对称镂空技巧。 学生会做对称镂空剪纸并装饰美化环境。遇见第三只“小燕子”。 环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