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3211

第二单元 时空的印迹 第4课 丝路的故事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2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7971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二,单元,空的,印迹,4课,丝路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 造型·美术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4课 丝路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从造型、色彩、材质多方面欣赏丝绸之路上的美术作品,并能感受不同国家、民族艺术风格的差异(审美感知)。能用绘画的方式再现古代丝绸之路的景象,为多元文明的交汇留下新的印记(艺术表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比、归类,从形状、色彩、材质等角度出发,体会丝路艺术作品中美的多元性。掌握以丝路遗存的文物、自然环境为依据,结合多学科的知识,发挥想象,进行绘画创作的方法(创意实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丝绸之路,激发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的兴趣。感受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的交汇,增强对历史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文化理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对丝绸之路上的美术作品进行初步的辨识与判断。 教学难点 体验丝路艺术作品中美的多元性。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工具材料 “丝绸之路”相关视频、“小小陶艺师”艺术体验活动学生涂色资料、布展相关材料用具、课件、绘画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过程性评价 情境介绍 创设情境:参观“丝绸之路”文物展。 介绍丝路的基本情况。 知道丝绸之路的由来,起点终点,重要人物等。 学生身临其境,初步了解丝绸之路。 环节一 思考:从情境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为学生提供配图关键词。 学生从关键词中选择,对丝绸之路有进一步的了解。 帮助低段学生掌握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 比比哪组走得远。 环节二 参观“丝绸之路”文物展的古文物展厅,重点欣赏《骑驼乐舞三彩俑》。 1.想象当时情境。 2.观察骆驼上的人物。 3.模仿表演当时的情景。 4.简单介绍唐三彩。 发现五个人物的服装和样貌不同。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 简单了解唐三彩。 再现古丝绸之路上的骆驼乐队和驼上舞台的状况。 领略唐代工艺美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感受不同文明的交融。 作业 与展评 绘画练习:小小陶艺师。 学生参加“小小陶艺师”艺术体验活动。 为第三课时的创作积累素材。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工具材料 “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相关视频、“小小陶艺师”艺术体验活动学生涂色资料、布展相关材料用具、课件、绘画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过程性评价 情境介绍 情境创设:参观“丝绸之路”文物展的现代艺术展厅。 初步欣赏 情境延续 环节 重点欣赏李山的中国画作品《我和爸爸进天山》。 分析作品表现的内容;人物的身份、服装、动作、表情等,分享喜欢的形象。 初步了解作品信息。 仔细观察作品表现的内容和细节。 学会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了解画家是如何依据考古资料,展开想象进行绘画创作的思路。 学生作业 进入“丝绸之路”文物展的儿童创作区。 学生创作。 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素材。 教学过程 第3课时 工具材料 “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相关视频、“小小陶艺师”艺术体验活动学生涂色资料、布展相关材料用具、课件、绘画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过程性评价 作业 学生继续完成作业。 布展 与作品 欣赏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布展。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学生在展厅中展示作品。 欣赏点评作品。 学习如何欣赏同学的作品。 拓展 来到展厅出口,观看大屏幕上播放的视频“一带一路”知多少。 了解“一带一路”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展望未来。 2.欣赏其它古代艺术作品。 结果性评价 评价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评价内容,组织学生自评或小组评。 板书设计 丝绸之路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