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3229

1北京的春节 课前预习 课后巩固(含答案)

日期:2025-02-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184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京,春节,课前,预习,课后,巩固
  • cover
1北京的春节 课前预习 一、读课文 1 你的家乡有哪些独特的春节习俗 回忆一 下,然后去文中看看老北京的春节有哪些习俗吧。 2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体会春节的热闹和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二、学知识 读一读,在正确的字形下打“ √”。 米(酷 醋) 元(霄 宵 ) 亲(威 戚) ( 贺 贷)年 三、记常识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 ,原名 ,他是小说家、戏剧家。他一生著作颇丰,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 ”称号的作家。他善于运用极具北京特色的方言进行文学创作,作品“京味儿”浓厚。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 等,话剧 等。 四、查资料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请你查阅一下我国腊八、春节、元宵节的习俗。 课后巩固 一 、夯实基础 1 看拼音写词语,并用“ √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小明第 一 次来北京逛庙会,他买了 fēng zheng( )、kōng zhú( ) 和kǒu qín( ), 他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 yuán xiāo( ) 节要吃汤圆而不是jiǎo zi( ) 呢 泡(pāo pào)腊八蒜为何要用醋(cù chù)呢 正(zhēng zhèng)月是什么意思 ” 2 在括号中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使句意完整。 (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 )是牛角的,有的 ( )纱灯;有的( )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2)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 ( ),南锣鼓巷( ),什刹海( )。 (3)这道题特别难,爸爸无可奈何,妈妈( ),爷爷是个老教师,也( )。 3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北京的春节的 哪些是详写 哪些是略写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 请从下面的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对联补充完整,并在后面的括号内写上相关的节日。 ①银花火树开佳节 ②避恶遍插茱萸枝 ③算来明月十分圆 ④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1)上联: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 (2)上联: 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 ( ) (3)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 下联: 。 (4)上联:占得清秋一半好 下联: 。 二 、提升能力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 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 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 觉,都要守岁。 1 除夕是指( ) A.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B. 春节第一天的晚上 C. 春节最后一天的晚上 2 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请用横线画出来。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1)这段话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描写了除夕的热闹场面。( ) (2)“万不得已”“必定”两词写出了人们对除夕吃年夜饭的重视程度,年夜饭饱含着浓浓的 亲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 4 文中具体介绍的除夕活动分别是_ 、_ 、 、 、 、 、 、 、 。 5作者从 、 、 三个方面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的热闹场 景,这样写的好处是 。 参考答案 1 北京的春节 课前预习 二 、1 醋 宵 戚 贺 2 米醋 陈醋 水饺 煎饺 摊位 货摊 搅拌 凉拌 抬轿 轿车 眨眼 眨巴 彼此 彼岸 点燃 燃烧 小贩 摊贩 骆驼 驼铃 三 、老舍 舒庆春 人民艺术家 《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茶馆》 《龙须沟》 课后巩固 一 、1 风筝 空竹 口琴 元宵 饺子 pào cù zhēng 2(1)清 一 色 都是 通通 (2)人潮汹涌 人山 人海 熙熙攘攘 (3)无能为力 无计可施 3时间顺序。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和 元宵节这几天中人们的民俗活动是详写,腊八之 后至腊月二十三之前、腊月二十三至除夕等这些 日子里人们的活动是略写。这样写使文章重点突 出、主次分明,使人印象深刻。 4(1)④ 端午节 ( 2 ) ① 元 宵 节 ( 3 ) ② 重 阳 节 ( 4 ) ③ 中秋节 二 、1 A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