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3322

第一单元 爱的摇篮小小歌唱家 摇篮曲(简谱)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07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4024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一,单元,爱的,摇篮,小小,歌唱家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 唱游·音乐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一单元 爱的摇篮 小小歌唱家 摇篮曲 教学目标 1.能通过组块读谱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学唱歌曲。 2.能用合适的力度和速度,以及悠长的气息,演唱歌曲《摇篮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3.聆听多首《摇篮曲》,并随乐指挥,从音乐的力度和速度感知摇篮曲的体裁特点。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用组块读谱的方式学唱歌曲《摇篮曲》。 教学难点 能用合适的力度和速度演唱《摇篮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学生随歌曲走入教室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拍手律动。 2.创设“走进满族村寨”情境 引导语:同学们,上一节课中,我们和麦芽、谷风帮助松鼠一家储存了丰富的过冬的果实。为了表示感谢,伶伦邀请同学们一起去凤鸣山谷中的满族村寨做客。但是听说通往满族村寨的凤鸣桥被前几天的那场大雨冲坏了,我们先去看一看吧。 修好凤鸣桥 1.旋律填补 引导语:同学们看,凤鸣桥的桥面果然有些破损,我们来修补一下吧。修补的方法就是仔细聆听老师演唱的旋律,把桥面上缺少的音补充完整。现在,请听我演唱。 (1)教师演唱旋律。 (2)学生补充音符。 2.演唱旋律 引导语: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凤鸣桥修补好了!我们来完整听一听这条旋律吧。 (1)完整聆听旋律。 (2)师生配合演唱。 (3)完整演唱,注意气息。 学习《摇篮曲》 引导语:同学们,我们终于来到满族村寨了,村民们正唱着歌欢迎我们呢!听一听,他们的歌声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呢?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演唱《摇篮曲》第一、第二乐句。 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和欢快的声音演唱《摇篮曲》第一、第二乐句。 引导语:夜幕降临,村寨安静了,村民们要休息了。这时,小九的歌声传来了,它的歌声有什么特点? 学生聆听用稍慢速度和轻柔的力度演唱的《摇篮曲》第一、第二乐句。 教师总结:不同的力度和速度会让音乐的情绪发生变化,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引导语:同学们,你们听,一个满族妈妈也在温柔地、轻声地唱着这首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呢? 学生完整聆听歌曲,说说自己听到的歌曲内容。 引导语:满族妈妈唱的这首歌曲叫《摇篮曲》,摇篮曲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唱的歌。现在,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边听边思考歌曲的力度、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再次完整聆听歌曲,师生总结歌曲的力度和速度。 引导语:亲切温柔的《摇篮曲》,描绘了妈妈哄宝宝睡觉时的温馨甜蜜的画面。同学们,这里有两组节奏,请听一听,哪一组节奏是妈妈在轻轻地拍着宝宝,哪一组是轻轻摇晃着宝宝呢? 教师出示两种节奏:和 学生读一读这两种节奏,总结第一种节奏适合表现妈妈轻轻拍宝宝,第二种节奏适合表现妈妈轻轻摇晃宝宝。 学生边读节奏边模仿妈妈哄宝宝的动作。 学生随着歌曲,在歌曲的第一至第四乐句做轻轻拍宝宝的动作,在第五、第六乐句做轻轻摇晃的动作,最后一个乐句停止动作。 引导语:在妈妈的歌声中,小宝宝睡着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词吧! 学生跟着老师读歌词,理解“把卜着”的含义。 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并加上动作。 学生跟着范唱哼唱歌曲。 引导语:请同学们听一听老师唱的最后一个乐句,你们能想到什么画面呢? 学生演唱最后一个乐句。 师生边做哄宝宝睡觉的动作边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换气记号。 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力度和情绪的变化。 学生边做哄宝宝入睡的动作边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音乐拓展 引导语:同学们,刚刚我们学唱的是一首满族民歌《摇篮曲》。摇篮曲不仅有声乐作品,还有器乐作品;不仅中国有摇篮曲,外国也有摇篮曲。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听以下四首《摇篮曲》,总结摇篮曲的体裁特点。 教师播放贺绿汀《摇篮曲》、江定仙《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