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封建时代的欧洲 古典时代 中世纪 近现代 中世纪(Middle Ages),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指从5世纪—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中。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1453年 拜占庭帝国灭亡 西欧的封建社会 中世纪 西欧的奴隶社会 西欧的资本主义社会 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走向近代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一支,4世纪起,法兰克人越过莱菌河进入高卢,不断扩张。481年,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在教会及法兰克人、罗马人等支持下建立法兰克王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481年克洛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法兰克王国 843年(查理曼去世以后,他的3个孙子将王国一分为三)“凡尔登条约”签订,在此基础上,形成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的雏形。 公元800年,由罗马教皇立奥三世加冕“罗马人的皇帝”法兰克王国成为西欧地区最强的封建王国。 公元814年,查理曼趋势,其子路易无力掌控帝国局势,法兰克王国走向衰落 国王 给予土地和保护 大封建主 给予土地和保护 小封建主 给予土地和保护 平民 效忠和提供军队 效忠和服兵役 服劳役和耕种 封君 封臣 封君 封臣 封君 封臣 以土地封赐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实质) 具有契约意识,双向权利义务 层级间相对独立,不可越级管理 8世纪,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进行改革,形成了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称为“采邑分封制” 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契约之下的封君封臣———西欧政治 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9世纪封臣的效忠答词如下: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要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上卷 影响: ①国王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②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国王、皇帝或教会等理论上的所有者往往不能对其领土实行有效管辖 ,而直接行使管辖权的当地贵族又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这就很容易引起国王与贵族 、王国政府与地方诸侯之间,以及贵族、诸侯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中世纪欧洲战争起因类型计量分析》许二斌 这些半自由的个人,被称为“农奴”,尽管他们不再是凭主人的意志而随意出售的奴隶,却要对其所耕种的土地的领主承担各种义务。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自给自足的西欧庄园———西欧经济 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叫作庄园,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一个领主特有的庄园。但是,有时一个庄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乡村,而有时一个大乡村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庄园经营模式: 耕地 领主自营地 农民份地 领主直接经营 提供农民土地 领主维护秩序 自由农 农 奴 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 法律上非自由 人,被固着于土地上; 自备工具为领主服劳役 交纳地租,服劳役; 法律上自由 2、特征———庄园与农奴制度 材料:庄园土地分为自营地、佃领地和公地:自营地属于领主,主要由农奴以劳役的形式为其耕种;农奴从佃领地上领有份地;公地则为筑地和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