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没有人类干扰的自然环境就会很好。 1.人类活动一定会破坏环境吗? 没有人类干扰的自然环境就会很好。 不一定。有些人类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如乱砍滥伐、乱捕滥杀、填湖造地等;有些人类活动会改善生态环境,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1.人类活动一定会破坏环境吗? 2.怎样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没有人类干扰的自然环境就会很好。 协调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经济不能与保护环境对立起来,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1.人类活动一定会破坏环境吗? 2.怎样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4.1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Q:你的一生吃多少东西,消耗多少资源你都知道吗? 4 21 15 1200 13345 5000 4 21 15 1200 13345 5000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消耗 4 21 15 1200 13345 5000 40吨垃圾 装满两个集装箱 40吨垃圾 装满两个集装箱 吸纳 吸纳 1个人 4 21 15 1200 13345 5000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消耗 截止2023年02月24日,全球 238 个国家人口总数为 1,447,301,400 人位居第一 7,898,236,143人 其中中国以 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P82) 1.生态足迹 (1)概念: 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2)换算: 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 吸收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 ① 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 ② 一个人所排放的CO2总量可以转换成: 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P82) 1.生态足迹 (3)内容: 丨建设用地丨 表示交通设施、住房、工业建筑物、水电库区等人类基础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 丨碳足迹丨 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丨林地丨 表示生产林木产品所需的林地面积。 丨草地丨 表示生产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所需的草地面积。 丨耕地丨 表示用来种植人类消费的作物、油料、橡胶以及生产牲畜饲料等农产品所需的农田面积。 丨渔业用地丨 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 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P82) 1.生态足迹 (4)生态足迹特点: ①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②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产生的CO2就越多,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就越大。 生态盈余: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单位:全球公顷)———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生态承载力(单位:全球公顷)———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 生态足迹(单位:全球公顷)———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生态承载力(单位:全球公顷)———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 生态赤字: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 Q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是不是人均生态足迹就小呢? 不一定。生态足迹与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 Q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全球发展将面临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全球生态足迹总量的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增加,地球进入严重的超载状态。 这将带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之一。 Q3:未来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生态承载力? 保护耕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体系等。 Q4: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位居世界首位。这给我国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请与同学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 从整体上思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