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6774

专题六 修辞手法 综合训练(含解析) 2025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338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修辞,手法,综合,训练,解析
  • cover
专题六 修辞手法(综合训练)———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合集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盼望”这一动词的反复使用,反映出人们期盼春天来临的迫切心情。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偷偷”写出了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给人不知不觉的感受;“钻”字表现了春草的顽强生命力。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引用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的诗句,写出春风的温暖、柔和。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个比喻非常亲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理解:这三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三个句子又构成了一组排比句。作者用三个形象化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春天是新鲜、美丽、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运用排比,讴歌春天,很有气势。 2.下列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B.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C.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梗上只留下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3.词语的“词义”包括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没有使用引申义或比喻义的一项是( )(2分) A.班主任经常开导那些成绩落后的同学:“你们不要有包袱,老师相信你们只要努力,肯定会有收获的。” B.机智勇敢的小兵张嘎终于甩掉了尾巴,把重要情报送到了目的地。 C.罗江县的白马关在三国时期是古蜀道上的重要咽喉,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D.当暴风雨来临之时,很多鸟兽选择站在原地不动,这种勇敢接受风雨“洗礼”的姿态,颇具人类“既来之,则安之”的智慧。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难道同学们不觉得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中华家 C.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曾经嫌弃父母没本事、没眼界,意味着你已经走出了父母的局限。 D.每次来这家烧饼店买烧饼的人都特别多,今天的队都要排到天边去了。 5.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6.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比喻) B.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比喻) 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比喻) 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反问) 7.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4)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A.比喻 拟人 比喻 比喻 B.排比 拟人 比喻 拟人 C.排比 拟人 比喻 比喻 D.比喻 排比 拟人 比喻 8.下列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