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8175

2 木头(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424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木头,教案,格式,2024-2025,学年,青岛
  • cover
课题:木头 课型:常态课 授课人: 时间: 课时:1课时 班级: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木头,描述木头的颜色、纹理、硬度、气味等特征;了解木头具有浮水性、易燃性等特性;知道木头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3.科学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木头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在小组合作中,学会相互协作、交流与分享。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木头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材料,了解人类对木头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木头》是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常见的材料”的第二课。在第一课认识石头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另一种常见材料———木头。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木头的外观特征,进行沉浮、燃烧等实验探究木头的特性,以及了解木头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逐步建立对材料的认识体系。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探究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木头的特征,探究木头的特性,了解木头在生活中的用途。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木头的特性,并能将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木头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重点概念和实验方法。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木头的外观、实验现象等,培养观察能力。3.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木头的特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4.讨论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或全班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教学准备】1.各种不同种类的木头(如松木、杨木、桃木等),包括木块、木板、木片等。2.水槽、水、火柴、镊子、放大镜、砂纸等实验材料和工具。3.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多媒体设备。 【教学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及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用时3分钟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呀,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不过现在它们被藏起来了,老师给大家一些小提示,大家来猜猜看是什么。这些礼物呀,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这种材料呢,是从大树身上来的,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用它做的,比如我们坐的椅子、用的筷子。现在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猜猜这是什么材料呢?对啦,就是木头!那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深入地了解一下木头这种神奇的材料。( 板书课题:木头) 通过猜礼物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出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木头,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二、探究新知用时25分钟 1.观察木头的外观特征(8分钟)老师现在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些不同的木头,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木头都长什么样子。可以先看看它们的颜色,是黄色的、棕色的,还是其他颜色呢?再看看木头上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纹路,像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什么东西?然后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木头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是硬的还是软的。最后,凑近闻一闻,看看木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气味。观察完之后,和小组里的小伙伴说一说你的发现。好了,老师看到大家讨论得都很激烈,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呀?(请2-3个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肯定和补充)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那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记录这些发现,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学习记录单,大家可以把观察到的颜色、纹理、手感、气味等用简单的词语或者图画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