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9237

探究与实践:保护极地环境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33711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教版,地理,学年,2024-2025,答案
    探究与实践 保护极地环境 一、了解极地环境问题★★ 1.极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其自然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较弱,对气候变化具有较高的 敏感性 。 2. 人类活动 的不断加剧,如非法捕捞、旅游活动、商业勘探等行为,对极地地区 脆弱的生态系统 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3.极地环境问题 失去“家园”的北极熊 是全球 变暖 带来冰雪消融问题,是由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所致 穿上“油污晚礼服”的企鹅 由于 石油泄漏 造成水体污染 南极 臭氧层空洞  与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有关 鲸鱼数量剧减 人类对鲸鱼滥捕造成的 二、理解人类保护极地环境的行动★ 1.保护南极的条约及议定书 时间 条约或议定书名称 1959年12月 《 南极条约 》 1964年 《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 1972年 《南极海豹保护公约》 1980年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 1991年 《 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 》 2.人类制定条约及议定书保护极地环境的必要性:极地环境保护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体现了通过 国际合作 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三、保护极地环境,从我做起★★ 保护极地环境确实是每个人的责任,以下是个人可以采取的行动:提高 环保 意识;绿色出行、节约用电和使用 可再生 能源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了解极地环境问题   跨学科·美术 下面漫画用夸张的手法提醒人们关注全球变暖。读图,完成1~2题。 1.漫画中北极熊和企鹅的家乡的共同特点是( D ) A.位于北半球 B.以陆地为主 C.有人类定居 D.气候寒冷干燥 2.该漫画反映了( B ) A.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B.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C.草场退化,荒漠面积增加 D.气温升高,大气污染加重 3.1998年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大批企鹅死亡,经解剖化验发现其体内含有超量氰化物和大量含铅等有害物质,可能造成此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C ) A.人口增长、人类用水量加大 B.食物链被破坏,企鹅食物不足 C.工厂废水、人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理解人类保护极地环境的行动   极地环境保护需要国际合作。据此,完成4~5题。 4.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1日,相关国家签署了( A ) A.《南极条约》 B.《南极共同体条约》 C.《和平利用南极条约》 D.《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 5.有关条约及议定书对南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 ) A.垃圾分类掩埋 B.塑料等化学制品焚烧处理 C.污水排入海洋 D.不易处理的废物运回国内 保护极地环境,从我做起 6.新情境·趣味见闻 如图所示的“苹果屋”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材质是玻璃钢,其外观颜色是鲜艳的绿色。下列关于北极地区“苹果屋”的叙述,正确的有( D ) ①便于帮助受困的企鹅 ②可以防御北极熊的袭击  ③绿色与周围的热带雨林相协调 ④绿色在冰雪上容易识别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保护极地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行为错误的是( D ) A.绿色出行 B.减少垃圾产生 C.减少浪费现象 D.夏季调低空调温度   人地协调观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标志中国跻身全球极地研究“第一梯队”。秦岭站是一个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先进的南极常年考察站。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图1)和南极秦岭站图(图2),完成8~9题。 8.“绿色考察”理念贯穿秦岭站设计、建设全过程,秦岭站利用的能源最有可能是( A ) A.风能和太阳能 B.核能和太阳能 C.水能和地热能 D.石油和天然气 9.科考队员们应该将考察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D ) A.就地掩埋  B.焚烧处理 C.丢弃野外  D.带回站内处理   (2024·太原期中)每年的2月27日是国际北极熊日,旨在提醒全社会关注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和北极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