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课梅岭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旌旗( ) 诸君( ) 捷报( ) 烽烟( ) 血雨腥风( ) 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投身革命/即为家 B. 血雨腥风/应有涯 C. 人间/遍种/自由花 D. 创业/艰难百战/多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虑不得脱_____ _____ (2)旋围解_____ (3)此去泉台招旧部_____ (4)血雨腥风应有涯_____ (5)取义成仁今日事_____ _____ 4.选出对选文中的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历史大剧《觉醒年代》近期领跑中国电视剧收视率榜单。①该剧形象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建党前后这段时期风起云涌。《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就赢得良好口碑,②这部剧之所以大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对历史人物进行脸谱化的塑造,而是比较严谨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群像的原因。整体上看,《觉醒年代》制作精良、好看耐看。③这部剧的成功说明只要打破束缚,多接地气,主旋律题材才能产生观众喜欢的好作品。④希望创作者继续用更多精品力作书写伟大实践,表彰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①句在“风起云涌”后加“的历史画卷”。 B.②句删除“的原因”。 C.③句把“只要”改为“如果”。 D.④句“表彰”改为“彰显”。 5.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网络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一方面,离不开读者的坚守;另一方面,要建构良好的阅读环境。———这句话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B.小杰对张老说:“我能惠存您的墨宝,深感荣幸。希望您保重身体,创作出更多作品以资书法爱好者。”———这句话说得恰当得体,有分寸。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壁”。———这个文学常识的表述是正确的。 D.从保家卫国到见义勇为,从救死扶伤到含已为人,新中国的土地上从来不缺乏英雄。———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土地上不缺乏英雄。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 ②诗与其他文体相比,能更为充分地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 ③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它向我们展示世界,表达心灵,并启示真理 ④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 ⑤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如何如何,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净化人们的灵魂 A. ①③④②⑤ B. ③④①⑤② C. ②①③⑤④ D. ①④②③⑤ 7.对下列诗句中的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旌旗十万斩阎罗”中的“斩”字寓指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强烈抒发了作者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决心。 B.“此头须向国门悬”中的“须”是“必须”的意思,写出了作者的无奈、伤悲之情。 C.“捷报飞来当纸钱”中的“飞”字暗含轻快、欢欣、联翩而至之意,富有生命力和感彩,抒发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取义成仁今日事”中的“取义成仁”可理解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作者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诗前小序说明作者在身临险境时用诗的形式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B.小序和三首诗是作者在“虑不得脱”的艰难环境中一气写成的。 C.三首诗可看成一个整体,又各自表达不同的意思。 D.作者虽处于危难之中,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很坚定 9.填空 (1)李清照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正气浩然、无惧生死的人生姿态。《梅岭三章》中的诗句“_____,_____”也让人有同样的感觉。 (2)《梅岭三章》中表现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的同志们努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10.我们的事业需要接力奋斗,时代的华章需要代代续写。学校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