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9708

1.《视觉》(教案+课11张PPT件)2024-2025学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日期:2025-04-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257453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科学,六年级,青岛,学年,2024-2025,PPT
    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 《人体感知环境》单元 1.视觉 教学设计 单元 《人体感知环境》 课题 1.视觉 课时 1 核心 概念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及要求 6.3人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5~6年级④举例说出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和作用,列举保护相关器官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能够基本阐述视觉产生的基本原理,识别眼球各主要结构的名称与功能,能描述眼睛应对光线强弱、异物刺激等不同情况时的反应机制。 科学思维:借助眼球结构模型构建起视觉形成机制的具象模型。逐步提升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活动,自主探究视觉形成与眼球各部分结构的关联。 态度责任:对视觉相关的科学现象抱以强烈好奇心与浓厚探究欲望,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与讨论。深刻认识眼睛的重要性,养成悉心呵护眼睛的良好意识与日常习惯。 教学 重点 透彻掌握视觉产生的完整过程,熟知眼球关键结构及其对应功能。 教学 难点 牢固树立正确的用眼卫生观念,切实掌握常见眼病的有效预防方法。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有关眼睛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 一、引入课题 [PPT 1出示] 课题 [PPT 2出示] 活动准备 [PPT 3出示]教师播放一段精彩的自然风光视频,让学生欣赏。播放结束后,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是通过什么器官来感知这些画面的呢?” 学生回答眼睛。 教师提问:“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那你们知道眼睛是怎样让我们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的吗?它里面有什么奥秘呢?”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视觉。 二、活动过程 (一)人的视觉是怎样产生的? [PPT 4出示]教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一个眼球模型,让学生观察眼球模型,看看它都有哪些部分,试着说一说你们觉得这些部分可能有什么作用。 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和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哪个小组来分享观察结果? 学生汇报:我们发现眼球模型上有一个圆圆的透明的东西,我们觉得它可能是让光透进来的;我们还看到有一个红色的像膜一样的东西,它可能是用来接收光的吧。我们看到有一根线连着眼球,可能把看到的东西传出去吧。 [PPT 5出示]教师讲解:圆圆的透明的部分叫晶状体,它确实和光的传播有关系。红色的像膜一样的结构就是视网膜,它在视觉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根线叫视神经,它就像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把视网膜接收到的信息传递给我们的大脑。 [PPT 6出示]教师提出问题:眼睛是怎么让我们看到东西? 教师播放关于视觉产生原理的动画视频。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眼睛的某一个结构出现问题,会对我们的视觉产生什么具体的影响呢?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我们觉得如果瞳孔不能正常调节大小,比如在强光下不能变小,那眼睛就会被强光刺伤,看东西也会不舒服;我们小组讨论了晶状体,如果晶状体不能很好地折射光线,像近视的人,看远处的东西就会模糊不清。 教师总结。 [PPT 7出示]教师展示强光刺激、风沙刺激、气味刺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当眼睛遇到这些刺激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 学生汇报:我遇到强光会眯眼睛;我眼睛进沙子的时候会一直眨眼睛,还会流眼泪;我闻到很刺鼻的味道,眼睛也会有点难受,会流眼泪。 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为什么眼睛会有这些反应吗? 学生汇报。 [PPT 8出示]教师出示活动要求:每个小组一个手电筒,在小组内互相用手电筒照射一下对方的眼睛(注意安全,距离适中),观察瞳孔有什么变化;再让同桌闭上眼睛,用嘴轻轻吹同桌的眼睛,看看眼睛又会有什么反应。做完实验后,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和想法。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学生汇报:我们发现用手电筒照眼睛的时候,瞳孔会变小,吹眼睛的时候,眼睛会眨,还会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