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9991

4 海燕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3110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海燕,教学设计
  • cover
4. 海 燕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从海燕的搏斗精神中真正领会革命先驱的意志与信念。 语言运用: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把握时代脉搏,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感受不同形象的深意。 思维能力:学习多种表现手法,分析其对塑造海燕形象,抒发诗人情感的作用。 审美创造:感受诗歌蕴含的多种象征意义,提高审美品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海燕的图片) 师:你认识图片中的这种海鸟吗? 师:海燕是一种海鸟,善于在海面飞行,被誉为“大海里杰出的飞行家”。大海给了它坚实有力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 二、了解作者,深入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1906年高尔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问世。在准备“十月革命”的年代里,高尔基完成自传性三部曲长篇小说的前两部《童年》和《在人间》,第三部《我的大学》1923年完成。 背景资料: 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这篇《海燕》。 文体知识:散文诗: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新诗体。它采用自由灵活的形式来传达精练、富含内蕴的诗情,具有散文的描写性和诗歌的表现力。它虽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排列和押韵,但语言仍具有内在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多采用暗喻和象征等艺术手法。 字词积累:ppt展示。 三、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阅读全文,划分层次并进行概括。 1-6段:暴风雨正在酝酿,海燕渴望暴风雨。 (海燕高傲的飞翔、其它海鸟惊慌失措) 7-11段:暴风雨迫近,海燕搏风击浪,积极战斗。 (乌云浓暗、海燕英勇搏斗) 12-15段:暴风雨即临,海燕热情呼唤。 (风云雷电画面变幻、海燕预言 暴风雨即将来临) 【教学提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读出感情。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几段,做一些朗读标记,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最后两个自然段是全文高潮,全文最强音,宜在分组演读后全班合读,以收到震撼人心、掷地有声的效果。 四、细读文本,概括海燕形象 1.海燕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从文章中找到具体语句并结合相关写法进行分析。 2.细节探究 海燕形象塑造一:正面描写 赏析: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明确: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黑色的闪电”比喻精准、传神,寥寥数字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并且给海燕活动的背景增添一点亮光,使人从海燕身上看到光明和希望。“高傲的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 海燕形象塑造二:对比衬托 (1)与其它海鸟形成对比,衬托海燕形象 海鸥 呻吟、飞窜、恐惧 海鸭 呻吟、吓坏 企鹅 蠢笨、躲藏、胆怯 海燕 高傲、勇敢、欢乐,自由自在,飞翔 (2)赏析:“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明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呻吟”“吓坏”等词,赋予海鸭以人的声音、动作和情感,写出了海鸭的恐惧、胆怯,与英勇的海燕形成鲜明对比。 海燕形象塑造三:环境描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