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累加求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累加概念,掌握For...EndFor循环语句实现累加求和,学会在Small Basic不同窗口显示结果,区分表达式和输出操作中“+”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算法、绘制流程图和编写代码,培养逻辑思维、问题分析和编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编程兴趣,体会编程解决数学问题的优势,增强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For...EndFor循环语句实现累加求和及在不同窗口显示结果的方法。 2. 难点:理解赋值语句“sum = sum + 1”的编程含义,灵活运用算法解决不同数列求和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展示数学求和问题,如“1 + 2 +... + 89 = ”“1 + 3 + 5 +... + 79 =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引出用编程实现累加求和。 (二)知识讲解 1. 阐述累加是重复加法过程,用变量sum存放累加结果,以“1 + 2 +... + 89”为例介绍算法步骤。 2. 解释赋值语句“sum = sum + 1”与数学等式的区别,强调赋值语句特点。 (三)流程图与循环结构 1. 绘制计算“1 + 2 +... + 89”的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流程图,对比两者差异,讲解循环结构组成和执行逻辑。 2. 以动画或讲解方式模拟循环执行过程,加深学生理解。 (四)循环语句编程实现 在Small Basic中展示计算“1 + 2 +... + 89”的代码: sum = 0 For i = 1 to 89 step 1 sum = sum + i EndFor 解释代码含义,修改代码计算“1 + 3 + 5 +... + 79”,强调步长设置。 (五)显示信息讲解 1. 介绍图形窗口和文本窗口,展示在图形窗口显示“1 + 3 + 5 +... + 79”结果的代码: sum = 0 For i = 1 to 79 step 2 sum = sum + i EndFor GraphicsWindow.FontSize = 30 GraphicsWindow.DrawText(100, 80, "1 + 3 +... + 79 = " + sum) 解释代码作用。 2. 展示在文本窗口显示结果的代码,对比两种显示方式,区分输出操作中“+”与数学“+”的不同。 (六)课堂练习 1. 布置练习:计算“90 + 85 + 80 +... + 20”并在文本窗口显示,计算“1 + 2 +... + 100”并在图形窗口用30号红色字显示。 2. 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小组讨论交流。 (七)拓展与总结 1. 布置拓展练习:计算棋盘麦粒问题。 2. 请学生分享练习思路和问题,教师总结评价,强调重点知识。 (八)课后作业 1. 复习整理笔记。 2. 完成课本练习题。 3. 计算1到100之间能被3整除的数的和并在两个窗口显示。 五、教学反思 关注学生思考和实践过程,及时解答问题,通过练习和作业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和合作精神。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