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3478

【核心素养】第3课《学会反思》第2课时——养成反思好习惯 课件 教案 素材

日期:2025-04-27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5次 大小:533520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案,课件,习惯,反思,养成,2课时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x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3课的第二课时,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反思的理解,引导他们掌握反思的方法,把握反思的时机,并养成坚持反思的好习惯。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多种反思方法,识别并抓住反思的时机,形成每日反思的习惯,从而促进个人成长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但对反思的方法和时机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本课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反思的技巧,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养成反思习惯的兴趣和动力。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理解并认同反思在个人成长中的价值,积极参与反思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道德素养:培养自我反思的道德品质,勇于承认错误,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提升自我。 法治观念:通过反思,增强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健全人格:通过反思,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律的健全人格,提升自我调控能力。 责任意识:增强自我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通过反思提升自我,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教学重点 掌握反思的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识别并抓住反思的时机,形成每日反思的习惯。 教学难点 将反思方法转化为实际行动,坚持每日反思。 记录反思结果,并根据反思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反思记录表 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养成反思好习惯”。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反思和反思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养成反思的好习惯呢?”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引出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学习反思的方法 教师活动: 1.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24页“我们可以这样反思”,并圈出反思方法的关键词。 2. 讲解反思方法的具体含义和应用场景。 3. 组织课堂练习,要求学生运用“反思链”方法进行实操,反思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学生活动: 1. 阅读课本,圈出关键词。 2. 认真听讲,理解反思方法。 3. 完成课堂练习,运用反思方法进行实操。 活动二:把握反思时机 教师活动: 1. 引导学生理解反思时机的概念,并出示郭新同学的生活记录表,要求学生选择特别需要反思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2. 讲解曾子的三醒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三醒”时间。 3. 组织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分享自己的专属反思时间,并记录在书本对话旁边。 学生活动: 1. 观察生活记录表,选择需要反思的项,并说明理由。 2. 聆听曾子故事,思考自己的反思时间。 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并记录自己的反思时间。 活动三:坚持反思的习惯 教师活动: 1.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26页两个同学的对话,总结反思习惯的重要性。 2. 讲解反思记录的方法,并出示反思记录表,要求学生完成本节课的课堂反思。 3. 鼓励学生坚持每日反思,并将反思结果记录下来,以便提醒自己。 学生活动: 1. 阅读对话,理解反思习惯的重要性。 2. 完成反思记录表,记录本节课的课堂反思。 3. 承诺坚持每日反思,并分享自己的反思计划。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为养成反思习惯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分享,帮助学生识别并抓住反思的时机,形成每日反思的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反思记录和分享计划,帮助学生养成坚持反思的习惯,促进个人成长。 三、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设计几道与反思方法和习惯相关的选择题或判断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学生活动:完成课堂练习,并相互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