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4864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件 学案 练习,3份打包)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日期:2025-05-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58556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环境,第二,资源,必修,选择性,2019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选择题1~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雾霾是漂浮在大气中的PM2.5等微粒、粉尘等粒子,在一定的湿度、温度等天气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天气现象。下图为我国雾霾多发区。完成1~3题。 1.雾霾导致能见度降低的原因是(  ) A.吸收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逆辐射 C.吸收太阳辐射 D.反射太阳辐射 2.正常年份,我国雾霾天气最多的是(  ) A.黄淮海地区 B.四川盆地 C.长江河谷 D.珠江三角洲 3.城市雾霾多于农村,是因为城市(  ) ①高楼林立,风力微弱 ②热岛效应,对流运动减弱③汽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 ④绿地面积小,空气湿度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4·山东济宁期末)海洋表层水体的 pH值约为8.2,呈弱碱性。长期以来这种稳定的化学环境维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海洋酸化(pH值降低)是全球气候变化下海洋系统面临的又一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下图为“香港周边不同海域1986~2017年的年均酸碱度变化等值线图”。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海水酸化最严重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海域海洋酸化会使(  ) A.贝壳类生物数量减少 B.近岸的海洋污染减轻 C.海水的腐蚀性减弱 D.沿海的陆地酸雨加重 6.从全球范围看,引发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荒漠化加剧,径流含沙量增大 B.燃烧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增加 C.大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 D.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生物沉积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某煤矿区地处农牧交错带,开矿前其附近某湖泊面积常年保持稳定,开矿后该区地下水和湖泊水水位发生了明显改变(如下图)。据此完成7~8题。 7.随着煤炭的开采,湖泊干涸加快,其原因是(  ) ①区域年降水量减少 ②湖泊渗水量增多 ③地下水源补给减少 ④湖底淤泥厚度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为减缓该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的趋势,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 A.积极植树造林,涵养地下水 B.收集矿井积水,直接回灌地下水 C.建大型人工湖,补给地下水 D.减少耕地面积,节约地下水 (选择题9~13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024·湖南邵阳期中)玛曲湿地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藏高原东端,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高寒沼泽湿地,黄河流经此处,被誉为“黄河蓄水池”。近年来,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玛曲湿地大面积干涸和萎缩,湿地功能退化,制约了牧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威胁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下图为玛曲湿地位置。完成9~11题。 9.玛曲湿地形成的原因是(  ) 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排水不畅 ②地下冻土阻碍地表水下渗 ③地处高纬度地区,蒸发微弱 ④河道弯曲,湖泊众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玛曲湿地萎缩破坏造成的影响是(  ) ①保持水土能力下降 ②加快水体净化的速度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为了保护湿地资源,恢复黄河上游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停止一切人类活动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加大对污染的治理 D.草方格沙障治沙 (2024·江苏苏州联考)近地面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可产生臭氧,臭氧浓度达到100 μg/m3会产生臭氧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夏季臭氧浓度和太阳总辐射强度的典型日变化。据此完成12~13题。 12.如图表示的城市可能是(  ) A.乌鲁木齐市 B.成都市 C.杭州市 D.哈尔滨市 13.下列应对臭氧污染措施可行的是(  ) A.限制电能汽车出行 B.午后锻炼强身健体 C.实行污染监测管控 D.关闭所有的化肥厂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腰坝绿洲隶属于阿拉善左旗,是该旗最大的农业井灌(利用提水设备提取井水灌溉农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