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4960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 学案 练习,5份打包)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18185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环境,资源,必修,选择性,2019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选择题1~7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特定区域。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下表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及所在位置。据此完成1~2题。 国家公园名称 位置 ①三江源国家公园 青海省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 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黑龙江省、吉林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 ③大熊猫国家公园 甘肃省白水江片区、四川省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陕西秦岭片区 ④武夷山国家公园 福建省北部、江西省铅山县南部 ⑤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海南省中部 1.首批国家公园中,生态环境最脆弱的是(  ) A.三江源国家公园 B.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C.武夷山国家公园 D.大熊猫国家公园 2.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娱乐场所,提高经济效益 B.合理开发资源,扩大保护区面积 C.限制人类活动,保护濒危物种 D.提高生态安全,丰富生物多样性 (2024·江苏泰州期末)2020年4月,深圳首条野生动物专属生态长廊———大鹏新区排牙山—七娘山节点生态恢复工程顺利完工。该生态长廊采用横向架空设计,是保证大鹏半岛南北向连通的重要生物通道。廊道旁种植了丰富的植物。下图示意该野生动物专属生态长廊。据此完成3~4题。 3.该生态长廊采用架空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①方便野生动物迁徙 ②减少野生动物穿越公路时造成的伤亡 ③避免司机因避让野生动物而发生交通事故 ④让游客进入生态廊道与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在生态长廊两侧种植植物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便于隐蔽观察迁徙动物行踪 B.便于动物栖息和迁徙 C.丰富当地植被景观 D.有利于改善区域小气候 (2024·云南大理月考)从1869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到2018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100多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下图为“我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下列关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陕、青、川三省,集中连片分布 B.气候较温暖湿润,没有寒潮冻害 C.地形以盆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较大 D.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 6.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退耕还草,防风固沙 C.梯级开发,综合利用 D.清淤治污,提升水质 7.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大熊猫保护与乡村振兴双赢的过程中,应该(  ) A.完善基础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消费 B.实施生态移民,将人口全部迁移到发达地区 C.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 D.增加财政拨款,严格限制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选择题8~12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024·黑龙江大庆月考)海南长臂猿(如下图所示)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至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长臂猿仅存不到10只。为保护海南长臂猿,海南于1980年建立霸王岭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提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2021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海南长臂猿得到有力保护,现有5个家庭群,总数超过30只。据此完成8~9题。 8.至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长臂猿仅存不到10只,最可能是因为(  ) A.水土流失严重 B.自然灾害频发 C.遭遇病毒感染 D.雨林遭到砍伐 9.设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对海南长臂猿的保护主要体现在(  ) A.种群数量增加,已摆脱灭绝风险 B.进行人工繁殖,丰富物种基因库 C.保护雨林系统,改善栖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