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 基本信息: 单元名称:第十一章《极地地区》 科目名称:_____初中地理 _____ 课程类型:_____新授课_____ 开发教师:_____ _____ 课时:_____1课时_____ 日期:_____ 对象:_____七年级_____ 人数(班额):_____ _____ 课程标准: ●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本章是初中世界地理的最后一章,主要介绍地球上最神秘的两极地区。教材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平利用等方面入手,系统介绍了冰雪覆盖下的两极地区,实则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科考资源,以唤起学生对两极地区的向往,尤其是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好教材。教材还配有精美的地图、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并附有大量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本章教材内容比较简明,课时也较少,全章没有分章节,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安排了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分别是冰雪覆盖的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保护极地环境,这些内容在编排上有一个递进的内在关系,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地认识极地地区,首先极地地区气候寒冷,终年冰封,正是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得那里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天然的实验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但人类的到来,必然会打破那里的寂静,极地地区应该如何开发利用?科学家在考察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片洁净的土地?引发出对保护极地环境的思考,实现极地地区的可持续利用。 学情分析: 本章是世界地理的最后一章, 学生已经学会了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掌握了运用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形成了依据所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收集地理资料,查找地理信息的技能和习惯,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纬度位置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是对学习有利的一面。两极地区气候独特,自然环境独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是教学中的难点,需要结合图片等资料,创设情景,降低难度。 资源分析: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 单元目标: 1.运用图文材料,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丰富的资源。 2.结合相关资料,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3.运用资料和实例,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目标】 1.结合极地地图,指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 2.运用图文资料,学会在两极地图上判断方向,比较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3.根据资料,说明两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时间,我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的科考站的名称及位置。 4.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理解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概况 【自主学习】冰雪覆盖的地区 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 及其周边的海域。 2.南极大陆是南极地区的主体,有“ 高原”“白色荒漠”“风库”之称。 3.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漂浮的 是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4.北极地区主要位于 以北,包括 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5.北极地区的主体是 ,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 6.独特的生物:南极地区是 ,北极地区是 。 【合作探究一】比较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南极、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可以从纬度位置和范围、海陆分布、气候特征等方面。对南极、北极地区进行比较,加深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特殊性的认识。 读“南极地区”图和“北极地区”图,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阅读“南极地区”图和“北极地区”图。说出环绕南极大陆的各大洋名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