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6167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 学案 练习,共6份)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日期:2025-04-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213632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6份,自然地理,必修,选择性,2019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课时1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说明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和景观特征。(综合思维)2.结合图表,说明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特点与表现。(区域认知)3.结合具体区域,了解地方性分异规律的特点及原因。(地理实践力) 知识点一 主要陆地自然带 1.划分依据:_____的特征。 2.影响因素:热量和水分条件。 3.主要陆地自然带的类型及分布 主要陆地自然带 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 主要类型 典型分布地区 森林自然带 湿润和_____地区 是地球上_____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_____带 亚洲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沿岸 _____带 亚洲东部温带季风气候区、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亚寒带针叶林带(泰加林) 加拿大、俄罗斯 草原自然带 半湿润、_____的内陆地区 以_____为主 _____草原带 非洲大陆上的热带草原 _____草原带 欧亚大陆中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阿根廷等地 荒漠自然带 _____地区 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_____荒漠带 非洲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沙漠 _____荒漠带 欧亚大陆内部、美国中西部 核心归纳 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2024·湖北十堰期末)读“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X代表的陆地自然带为(  ) A.热带草原带 B.热带荒漠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图示洋流对沿岸自然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增温增湿 B.降温增湿 C.降温减湿 D.增温减湿 知识点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地域分异: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_____,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_____(太阳辐射) _____(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_____ 降水量从_____到内陆逐渐减少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图示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变化例证 (1)在分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特别要关注纬度位置的差异。 (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特别要关注海陆位置的差异。 在没有海拔差异的理想大陆上,各自然带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图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 1.[综合思维]理想大陆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自然带从东西两岸向内陆怎样递变?这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什么?试分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 _____ _____ 2.[综合思维]理想大陆北半球大陆东岸自然地理环境遵循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根据自然带的分布,简述这一规律的表现并分析其成因。 _____ _____ 3.[区域认知]西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延伸到高纬地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是否反映出上述现象?说明判断的理由。解释该现象的成因。 _____ _____ 气象学上规定,某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10 ℃~22 ℃,首日即为入秋日。一热心驴友将“追寻金秋”的四条路线图晒到网上,图中标注的数据为各地入秋时间。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  ) A.从南往北演进 B.从北往南演进 C.从东南往西北演进 D.从东往西演进 2.该驴友沿着路线②“追寻金秋”,途中能看到最壮观“金秋”的植被类型是(  ) A.甲地———亚寒带针叶林 B.乙地———落叶阔叶林 C.丙地———常绿阔叶林 D.丁地———热带季雨林 知识点三 地方性分异规律 1.形成:在地方地形、_____、较大范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