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 《心和脑 》单元 4.心脏和血管 教学设计 单元 《心和脑》 课题 4.心脏和血管 课时 1 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及要求 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5~6年级④说出脑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举例说出保护脑健康的主要措施。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保护心脏和血管的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和资料,概括出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表现出科学探究的兴趣,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探究实践: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心脏和血管的信息;初步学会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方法。 态度责任: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医疗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福利。 教学 重点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学会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方法;从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教学 难点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学会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方法;从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剪刀、气球、皮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 一、引入课题 1.[PPT 3 出示]谈话:同学们见过中医把脉看病的场景吗 具体怎么做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伸出左手,掌心朝上,右手中间3个手指并拢,将指腹放在左手 手腕外侧,其他手指自然放下,这时指腹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的脉搏了。 学生自己动手为自己把脉。 提问:脉搏是由什么引起的 学生猜想:心脏跳动引起的;血管引起的...... 谈话:这只是大家的猜想,我们的身体就像一架精密仪器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心脏 和血管的结构是怎样的?它们是怎么工作的?在我们的身体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心脏和血管。(板书课题:心脏和血管)。 二、活动过程 (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频率。 谈话:同一个人的脉搏在不同情况下有变化吗 [PPT 4 出示]学生两人组测脉搏(踮脚跳前和踮脚跳后),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做好记录。 学生小组展示,汇报交流发现。 谈话:通过测量脉搏,你发现了什么 [PPT 5 出示]学生谈发现及观看脉搏视频。 [PPT 6 出示]小结:心率就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脉搏频率就是动脉每分钟搏动的次数。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一致。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参加运动后心跳会变快。 (二)认识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 [PPT 7 出示]学生观看心脏视频。 [PPT 8 出示](课件展示心脏内剖面图。) 讲解: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分为4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 学生分组实验,用听诊器听心跳。 [PPT 9 出示]播放视频:心脏和血管是如何工作的。 4.[PPT 10 出示]小结: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经过的管状结构,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3种。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全身的血液不停流动。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5.[PPT 11 出示](拿出一瓶矿泉水)谈话:一般情况下,心脏每跳一次泵出的血液约70毫升。算一算每分钟心脏泵出的血液,相当于多少瓶500毫升的矿泉水。 学生计算回答。 提问:血液的流动对人的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 [PPT 1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