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6555

16.《电磁铁(二)》(教案+课件11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25909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电磁铁(二),教案,课件,11张,PPT
    (课件网) 《电磁铁》- 电磁铁(二) 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青岛版《科学》 2025春新版 活动准备 活动一:探究电磁铁是否有磁极 方案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 比较吸起的大头针的数量 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钉尖 钉帽 中间 结论 ( ) 磁性强,( )磁性弱 活动过程 活动二:探究电磁铁是否有磁极 方案2: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靠近小磁针,观察现象。 靠近小磁针 钉尖 钉帽 中间 结论 活动过程 电磁铁有磁极 同极相斥 异极相吸 活动过程 设计方案 ( ) ( ) ( ) ( ) 北极 南极 猜测:电磁铁的磁极可能与线圈缠绕方向有关 活动三:探究电磁铁的磁极是否可以改变 活动过程 (1)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不变,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 S N 顺时针缠绕 S N 逆时针缠绕 活动过程 设计方案 ( ) ( ) ( ) ( ) 北极 南极 猜测:电磁铁的磁极可能与电池的方向有关 活动三:探究电磁铁的磁极是否可以改变 活动过程 (1)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不变,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到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 + - - 活动过程 电磁铁的磁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池的正负极有关 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池的正负极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活动过程 用干电池、U形铁芯、导线做一个U形电磁铁,找一找它的磁极。 拓展活动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 《电磁铁》单元 16.电磁铁(二) 教学设计 单元 《电磁铁》 课题 16.电磁铁(二) 课时 1 核心 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及要求 3.2电磁相互作用 7~9年级 通过实验认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探究通电线管周围磁场强弱的影响因素。 通过实验认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电磁铁有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改变线圈与干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知道磁极的改变与电磁铁的结构有关,结构决定功能。 科学思维:运用分析的思维方法,判断磁铁有磁极。通过发散思维,猜测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通过现象,分析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 探究实践:设计实验,动手操作,验证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及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 态度责任: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电磁铁的磁极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有质疑别人的观点的意识,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 重点 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是否可以改变。 教学 难点 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是否可以改变。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铁芯、导线、大头针、干电池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 一、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磁铁和电磁铁的图片,提出问题:磁铁有磁极,电磁铁有磁极吗? 学生回答。 2.[PPT 3 出示]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过程 (一)电磁铁是否有磁极 [PPT 3 出示]教师提出问题:怎样判断电磁铁是否有磁极?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可以通过两个方法判断电磁铁是否有磁极。一个是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曲别针,比较吸起的大头针的数量。一个是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靠近小磁针,观察现象。 [PPT 4 出示]师:同学们先用第一个方法探究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并填写好记录单。 学生分组操作。 学生汇报。 师生总结:电磁铁中间吸起的大头针少,两端吸引的大头针多,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电磁铁有磁性。 [PPT 5 出示]师:同学们再用第二个方案试一试,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靠近小磁针,观察现象,并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电磁铁有磁性。 [PPT 6 出示]师生小结:电磁铁有磁性,同极相持、异极相吸。 (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