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第三节 核力与结合能———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后习题 【教材课后习题】 1.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核反应与化学反应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1)它们各自涉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的哪一种? (2)每种反应分别改变了或重新安排了什么? 2.为什么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3.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变化,为什么觉察不到物体质量发生的变化? 4.原子物理中常把碳12原子质量的叫作“原子质量单位”,用1 u表示。 请根据证明: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已知光速c为,元电荷e为。 5.印刷“两弹一星”这四个字的油墨的质量大约是。与这些质量相当的能量如果完全用来增加重力势能,它可以使一架本身质量6000 kg、载有60名体重50 kg学生的直升机升高多少? 6.一个铀核衰变为钍核时释放一个α粒子。在这个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等于多少焦耳?已知铀核的质量为,钍核的质量为,α粒子的质量为。 【定点变式训练】 7.已知氘核的质量为,质子的质量为,中子的质量为,光速为c,则氘核的比结合能为( ) A. B. C. D. 8.中科院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被称为中国的“人造太阳”,已实现了1.6亿度(约为太阳中心温度的10倍)等离子体运行。其核反应方程是:,则( ) A.X为质子 B.该反应前后核子的总质量相等 C.的比结合能小于的比结合能 D.的结合能大于与结合能之和 9.1932年,考克饶夫和瓦尔顿用质子加速器进行人工核蜕变实验,验证了质能关系的正确性。在实验中,锂原子核俘获一个质子后成为不稳定的铍原子核,随后又蜕变为两个原子核,核反应方程为。已知的质量分别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在该核反应中( ) A.质量亏损 B.释放的核能 C.铍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5 D.X表示的是氚原子核 10.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的关系图像,通过该图像可以得出一些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如的核子比结合能约为8MeV,的核子比结合能约为7MeV,根据该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原子核质量数的增加,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增大 B.核的比结合能比大,因此比更稳定 C.把分成4个要吸收约16MeV的能量 D.把分成8个质子和8个中子比把分成4个要多吸收约16MeV的能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见解析 解析:(1)核反应涉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的强相互作用,化学反应涉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的电磁相互作用。 (2)核反应改变了原子核,化学反应可以改变核外电子的排列,从而改变分子结构。 2.答案:见解析 解析:比结合能是结合能与核子数的比值。比结合能越大,要想把核子分开所需要的能量就会越大,说明核子的结合越牢固,原子核就越稳定。 3.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质能关系可知,由于光速很大,我们通常看到的物体能量的变化量对应的质量的变化量很小,故我们觉察不到质量发生变化。 4.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得。 又因为,则有,所以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 5.答案:1000 m 解析:1 μg的质量相当于。 这些能量用来增加重力势能使直升机升高的高度为。 6.答案: 解析:衰变后的质量亏损,释放的能量。 7.答案:A 解析:质子和中子结合为氘核的过程质量亏损为由质能方程知,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为由于氘核中有两个核子,因此氘核的比结合能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A.根据核反应前后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得,X为中子,故A错误;B.该反应前后核子的总质量不相等,由于该核反应放出核能,反应前后质量出现亏损,故B错误;C.的比结合能大于的比结合能,故C错误;D.由于该反应放出能量,所以的结合能大于与结合能之和,故D正确。故选D。 9.答案:B 解析:由核反应方程可得,质量数,电荷数,核反应方程为,故铍原子核内中子数为,X表示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