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7839

1.4地球的演化(课件 学案 练习,3份打包)湘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2-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01193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打包,必修,2019,教版,3份,地球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 (分值:69分) (选择题1~9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2024·吉林长春月考)下表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某次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5个地表观测点信息。依据表中信息,完成1~2题。 观测点 ① ② ③ ④ ⑤ 海拔(米) 541 492 683 645 572 地层中的化石 恐龙蛋 三叶虫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1.考察路线中各观测点出露的地层属于新生代的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2.下列各地层形成时为海洋环境的是(  ) A.① B.③ C.⑤ D.② 大熊猫(如下图)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中国国宝”。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据此完成3~4题。 3.大熊猫在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元古宙 4.下列关于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中地球演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②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③发生了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  ④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发展 ⑤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大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2023·四川绵阳月考)2020年10月,英国古生物学家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发现了一组保存完好的新品种恐龙化石。它是杂食性动物,生活在6 800万年前,身长可达两米,长有羽毛。据此完成5~7题。 5.该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及其生物发展阶段是(  ) A.中生代,哺乳动物时代 B.中生代,蕨类植物时代 C.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 D.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 6.该化石能被保存下来,得益于(  ) A.原生物有硬体部分 B.气候高温多雨 C.地势高,容易保存 D.生物遗体瞬间被泥沙覆盖,不会被快速侵蚀 7.下列有关地壳演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前寒武纪联合古陆形成 B.在古生代形成了大量的金属矿产 C.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D.在中生代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 (2023·贵州贵阳月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形象“兔圆圆”正式亮相。这是春晚40年历史上首个集纳了无数大众喜爱倾向、经过系统个翔实的大数据调研所生成的春晚吉祥物IP。它们取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所发现的“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态复原形象,这是生活在安徽潜山距今约6 200万年的“兔祖先”,考古发现的重要头骨化石上面就保存着大门齿。下图示意部分地质年代顺序。据此完成8~9题。 8.“安徽模鼠兔”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泥盆纪 B.二叠纪 C.侏罗纪 D.古近纪 9.“安徽模鼠兔”生存的年代(  ) A.被子植物大发展 B.人类出现 C.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D.恐龙灭绝 (选择题10~16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鹦鹉螺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出现在古生代早期 ②出现在中生代 ③属于无脊椎动物 ④属于脊椎动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鹦鹉螺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的主要原因是其(  ) ①特殊的生存环境 ②特殊的生物属性 ③出现的时期早 ④外形与习性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下列“古生物化石图”,完成12~13题。 12.含有以上四种化石的地层按照形成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③②④① C.①④②③ D.③④②① 13.四种化石可以推断当时的地理环境,海洋占优势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地层剖面略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