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9530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下 4.8.2.2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2课时) 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9次 大小:5610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体细胞,学案,2课时,过程,氧气,获得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生命观念: 理解呼吸运动与肺通气原理,认识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2.科学思维: 运用逻辑推理和模型构建,分析呼吸运动与气体进出关系。 3.探究实践: 参与演示和实践,提升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 4态度责任: 关注呼吸健康与环境关联,增强环保和健康意识。 学习重点 1.呼吸与胸廓容积变化的关系。 2.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 学习难点 1.通过探究活动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2.认识呼吸运动完成肺通气的原理。 【课前预习】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1.肺通气是由_____和_____的运动引起的。人体吸气时,肋间外肌_____使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使胸廓的_____加大;膈肌_____,膈顶下降,使胸廓的_____加长。这样,由于胸廓容积_____,肺容积_____,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呼气时,由于肋间外肌和膈肌_____,胸廓容积_____,肺容积_____,肺泡内部分气体呼出体外。因此,通过_____完成了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2.人工呼吸有多种方法,如_____、_____等,其中以_____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课中研学】 1. 实践体会:将你的双手放在胸部的两侧,感受呼吸时胸部的运动。 思考:呼吸运动是怎样完成的?为什么通过呼吸运动会实现肺通气? 2. 活动:呼吸运动模型 (1)目的要求: ①使用模型解释呼吸时胸廓容积的变化情况。 ②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物理模型解释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情况。 ③掌握模型建构的过程,能够基于证据修正模型。 (2)材料器具: 呼吸时胸骨、肋骨位置变化演示模型,细线或透明胶带,橡皮筋,气球,吸管,剪刀,塑料瓶,橡皮泥,等等。 (3)演示胸骨、肋骨运动模型: ①依次解说模型中分别代表脊柱、肋骨、胸骨和肋间肌等部分的结构。 演示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肋间肌舒张后再重复一次。 ③启发学生根据肋间肌舒缩引起的肋骨和胸骨运动,思考胸廓容积的变化规律。 演示膈肌运动模型: ①解说模型中分别代表胸腔、膈和肺等部分的结构。 ②启发学生对膈顶升降(上推或下拉橡皮膜)时,将会引起的肺容积变化作出预测,并说明理由。 ③演示膈顶升降的变化,以及肺的回缩或扩大的变化。 (4)讨论: ①根据模型1中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和胸骨的运动方向,分析说明肋骨和胸骨的这种运动会引起胸廓容积发生怎样的变化。 ②根据模型2中的膈顶下降引起肺容积变化的事实,分析说明肺容积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用表格总结呼吸运动的过程。 肋间肌 膈肌 肋骨 膈顶 胸廓 肺 肺内气压 气体运动 结果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打嗝时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间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发出奇怪的声响。下列不符合打嗝时状态的是( ) A.膈肌收缩 B.肺扩张 C.胸廓容积扩大 D.肺内气压大于外界 2.打嗝时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间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发出奇怪的声响。下列不符合打嗝时状态的是( ) A.膈肌收缩 B.肺扩张 C.胸廓容积扩大 D.肺内气压大于外界 3. 如图是人在慢跑时肺容积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时:呼气,肋间外肌收缩 B.b→c时:吸气,膈顶下降 C.c→d时:吸气,膈肌收缩 D.d→e时:胸廓容积减小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胸廓;膈;收缩;横径;收缩;纵径;扩大;扩张;舒张;缩小;缩小;呼吸运动 2.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口对口吹气法 【课堂练习】 1、D 2、D 3、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