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选必二 2·3———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标定向 素养导引 1.区域认知:通过材料、区域图,认识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2.综合思维: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繁荣与兴衰,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人地协调观:能从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地理实践力: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某一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兴衰和走出困境的措施。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大同 大庆 克拉玛依 鄂尔多斯 资源型城市 霍州 孝义 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往往是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的城市。 伊春—森林 大庆石油 阜新—煤炭 (资源开发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新课导入 阜新市因煤炭资源丰富,曾被称为“煤电之城”。我国第三套人民币的5元劵背面图案中,左侧的煤炭开采图的原型就是取自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和开采成本上升,以煤炭为主导的单一产业开始衰退,阜新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困境。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资源型城市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其中部分城市的资源已经枯竭或将要枯竭。资源型城市赖以生存的主体自然资源大部分被耗尽时,即演变为资源枯竭型城市。2008年、2009年、2011年,国家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名单。 新课导入 资源枯竭型地区是指原来依靠本地自然资源作为发展根基,后来因为资源消耗殆尽或资源价值下降而衰落的地区。 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政府财力薄弱; 失业人员增加,社会矛盾突出 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新课导入 资源枯竭型城市特点 1.一般来说,资源型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可分为开发期、成长期、稳定期、衰退期(或再生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分析每个阶段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开发期:资源开发程度低,生态环境良好。 成长期:资源开发规模扩大,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破坏。 稳定期:资源开发规模最大, 生态环境恶化。 衰退期: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资源型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资源型地区发展生命周期示意 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相关产业和人员集聚,城市快速发展。 城市主导产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业规模和城市渐趋稳定。 如果创新路经合适,城市可实现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渐趋枯竭,或市场明显转移,产业规模缩减,城市陷入萧条。 时间 新课导入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难题,资源枯竭型地区都面临着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一般来说,资源型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可分为开发期、成长期、稳定期、衰退期(或再生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分析每个阶段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资源枯竭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①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稳定期,利用资源开发积累下来的资源、技术、人才等选择替代性产业,培育非资源支柱产业,减少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 ②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对落后企业进行归并整合; ③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区城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等 德国鲁尔工业区 兴起 衰落 整治 原因 措施 分析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优势区位条件 德国鲁尔区的成功转型,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鲁尔区的繁荣与兴衰 课时一 阅读教材P59———61教材图文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