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教案 区域发展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产业转型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 【课标解读】 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以美国休斯敦为例,分析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及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2.区域认知:结合资料,认识美国休斯敦等产业发展状况。 3.人地协调观:从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分析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4.地理实践力:收集某一典型地区相关资料,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及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结合材料,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重难点) 2.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解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认识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19世纪后期,休斯敦是德克萨斯州的陆运枢纽,加尔维斯顿是该州的水运枢纽。1900年9月的飓风及海啸,摧毁了加尔维斯顿的港口。恰在1901年,休斯敦发现石油,经过多方努力,在休斯敦与墨西哥湾之间开凿了深水运河,把休斯敦与相距80千米的墨西哥湾联系起来。随后,又在休斯敦修建了一系列人工港,使得长期困扰休斯敦的海运问题迎刃而解。与加尔维斯顿相比,休斯敦修建港口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是什么? 【自主学习】 一、休斯敦的产业转型 1.休斯敦发展状况 (1)区位条件:位于得克萨斯州东南部,距墨西哥湾80千米;位于墨西哥湾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2)经济发展 ①繁荣时期 时间 经济发展状况 发展之初 19世纪 末之前 经济支柱是农牧业,棉花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木材与棉花集散地 1901—20世纪70年代(繁荣时期) 1901年 发现石油,促成了休斯敦第一次经济发展高潮。炼油企业及与石油工业有关的生产生活服务业和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 1930年 再次发现大油田,休斯敦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第二次高潮 二战 带来第三次发展高潮 20世纪 70年代 世界石油价格暴涨,石油、石化工业进入全盛时期,获得“世界能源之都”称号 20世纪80年代中期 (衰落时期) 世界油价暴跌和石化行业萧条,休斯敦的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大批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科技人才外流 ②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措施 成就 立足石油工业,大力发展航天、医疗等高科技产业,促进城市经济多元化 制造业调整:拓展石油工业产业链,带动机械、电子、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发展 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阿波罗宇航计划和休斯敦大学,大力推进高科技研发、新能源利用和人才资源培训 休斯敦成为美国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中心、航天中心、医疗中心和太阳能城市,也是美国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被称为“全球城市”。 【思考交流】 探究一 传统产业及其转型 19世纪后期,休斯敦是德克萨斯州的陆运枢纽,加尔维斯顿是该州的水运枢纽。1900年9月的飓风及海啸,摧毁了加尔维斯顿的港口。恰在1901年,休斯敦发现石油,经过多方努力,在休斯敦与墨西哥湾之间开凿了深水运河,把休斯敦与相距80千米的墨西哥湾联系起来。随后,又在休斯敦修建了一系列人工港,使得长期困扰休斯敦的海运问题迎刃而解。 1.与加尔维斯顿相比,休斯敦修建港口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是什么?(综合思维) 提示: 优势:休斯敦更靠近内陆,受飓风、风暴潮的影响较小,发展航运更为安全。 劣势:连接休斯敦与墨西哥湾的天然河道深度较小,不利于行船,需将航道加深(拓宽),建港成本高。 2.运河和港口的修建,对休斯敦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区域认知) 提示:使休斯敦从内陆城市转变为港口城市;加强与外界的交通和贸易联系;增加货物吞吐量;促进休斯敦经济的快速发展。 3.推测休斯敦石油工业布局特点,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