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3699

第1章 专题强化1 摩擦力做功问题(课件 学案 练习,3份打包)鲁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04-2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374866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必修,2019,科版,打包,3份
    专题强化1 摩擦力做功问题 变力做功的计算 [学习目标] 1.理解摩擦力做功的特点,会分析一对相互作用的摩擦力的做功情况(难点)。2.掌握一般的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重难点)。 一、摩擦力做功问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A放在长为l的木板B的右端,现用水平力F向右拉木板。 (1)若物体A相对木板B滑动,当B前进s时,物体A从木板B左端滑下。已知A、B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求摩擦力分别对A、B做了多少功?这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总和为多少?                         (2)若物体A相对木板B没有滑动,已知当B前进s时,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求静摩擦力分别对A、B做了多少功?这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总和为多少?                         1.不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也可能与位移方向垂直,所以不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既可能对物体做正功,也可能对物体做负功,还可能不对物体做功。 2.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等大反向且物体之间相对静止,即两个物体的对地位移相同,由W=Fscos α可判断两个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功的总和为零。 3.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等大反向但物体之间相对滑动,即两个物体的对地位移不相同,由W=Fscos α可判断两个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的总和不为零,且两力做功的总和一定为负值。 例1 (2023·鸡西市期末)如图所示,传送带以速度v=4 m/s逆时针运转,两传动轮O、P之间的距离为d=5 m,在传送带O轮的正上方,将一质量为m=1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在物块由O处到P处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为(  ) A.4 J B.6 J C.8 J D.10 J 例2 如图所示,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O、BO、CO自斜面顶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底端O点,该物体与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在滑行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A、WB和WC,则(  ) A.WA>WB>WC B.WA=WB>WC C.WA>WB=WC D.WA=WB=WC 二、变力做功问题  求变力做功的方法 1.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 (1)平均值法 当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按线性规律变化时,可先求出力在这段位移内的平均值=,再由W=scos α计算功,如弹簧弹力做的功。 (2)微元法 功的公式只能计算恒力做功,若一个力的大小不变,只改变方向时,可将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内F可看成恒力,求出每一小段内力F做的功,然后累加起来得到整个过程中变力所做的功。 例如:物体在水平面上做曲线运动,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路程为s,采用微元法求摩擦力做的功: W1=-μmgΔs1 W2=-μmgΔs2 W3=-μmgΔs3 … W=W1+W2+W3+…=-μmg(Δs1+Δs2+Δs3+…)=-μmgs (3)转换研究对象法 如图所示,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以恒力拉绳,绳对小车的拉力是个变力(大小不变,方向改变),但人拉绳的力是恒力,于是转换研究对象,用人对绳子所做的功来求绳子对小车所做的功。 2.用图像法求功 若已知F-s图像,则图像中图线与s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功。如图所示,在位移s0内力F做的功W=s0。 例3 (2023·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一期末)质量为m、初速度为零的物体,在按不同规律变化的合外力作用下都通过位移s0。下列各种情况中合外力做功最多的是(  ) 例4 (多选)(2023·泉州市高一月考)如图,对于甲、乙、丙、丁四种情况下求解某个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若F'大小方向不变,物块从A到C过程中力F做的功为W=F'(OA-OC) B.乙图中,全过程中F做的总功为72 J C.丙图中,绳长为R,若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小球从A运动到B过程中空气阻力做的功W=πRf D.图丁中,F方向始终保持不变,无论是缓慢将小球从P拉到Q,还是F为恒力将小球从P拉到Q,F做的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