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3722

初中“心怀感恩,志存高远” 主题班会教案

日期:2025-04-06 科目:班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27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初中,心怀感恩,志存高远,主题,班会,教案
  • cover
“心怀感恩,志存高远”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主题 “心怀感恩,志存高远”。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领悟感恩的意义,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清晰理解感恩的内涵,明确感恩的对象涵盖父母、师长、同学及社会等;深入认识志向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掌握树立合理志向的方法。 2. 能力目标:锻炼学生善于观察和捕捉生活中感恩点滴的能力,提升学生用恰当方式表达感恩之情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来进行思考和规划的能力,增强学生为实现志向而不懈努力的行动力和意志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情怀,促使学生养成感恩图报的良好品德;点燃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热情,使学生在追求志向的过程中,培养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1. 文字资料:精心挑选感恩主题的经典诗歌,如孟郊的《游子吟》、感恩老师的现代短诗等;整理古今中外名人感恩和立志的故事,如韩信感恩漂母、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收集励志名言警句,如“有志者事竟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工整地抄写在小黑板上。 2. 道具:准备足量的彩色卡纸、彩笔、剪刀等制作感恩卡片和心愿卡片的工具;购买一些小奖品,如精美的书签、带有励志话语的笔记本等,用于奖励积极参与的学生。 3. 互动材料:设计一系列关于感恩和立志的问题卡片,如“生活中最让你感恩的一件小事是什么”“你的志向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志向”等,用于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制作“感恩行动承诺书”和“志向规划表”。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故事导入,引发思考 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感恩的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家庭贫困,常常饿着肚子上学。他的同桌发现后,每天都会偷偷多带一份早餐分给他。小男孩非常感激,从那以后,他努力学习,发誓将来一定要回报同桌的这份情谊。多年后,小男孩事业有成,他不仅给予了同桌物质上的帮助,还一直和同桌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感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心怀感恩,志存高远”。 环节二:感恩内涵讲解与讨论 老师站在讲台上,以亲切的口吻讲解感恩的含义:“同学们,感恩不仅仅是简单地说一声‘谢谢’,它是对他人给予我们的关爱、帮助、支持等一切善意的深深感激和回馈。我们要感恩的人有很多,比如我们的父母,他们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为我们提供生活所需,给予我们无尽的爱;我们的老师,他们辛勤耕耘,传授我们知识,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还有我们的同学和朋友,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我们鼓励和帮助。”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那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人或事是值得我们感恩的呢?我们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情呢?”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5 人,进行小组讨论。老师在教室里巡视,倾听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老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感恩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行动中。 环节三:感恩诗歌朗诵,情感升华 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写有感恩主题诗歌的纸张,先自己富有感情地朗诵一首感恩父母的诗歌,如《游子吟》,并简单讲解诗歌的含义和情感:“同学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牵挂,我们也要感恩父母的这份无私的爱。”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朗诵自己准备的感恩诗歌或刚刚老师朗诵的诗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朗诵结束后,老师给予朗诵学生肯定和鼓励,如赞美他们的朗诵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