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3808

4.1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2-2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2176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 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 力和运动的关系。 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主体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演示实验:将一张纸剪成三截,但未完全剪断。 思考1:如果快速用力撕两边,纸会断成几截? 如果在中间的纸下面夹一个夹子,然后快速撕两边。 思考2:纸会断成几截? 思考。 吸引学生兴趣。 【引言】历史上有两位科学家提出了力和运动两种不同的看法。 【演示实验】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用力去推,小车运动一段位移后停止。 【问题1】通过观察该实验,发现了什么? ———有力的作用,小车运动起来,但是力撤去后,小车还运动了一段距离。 【问题2】小车最后为什么停下来? ———受到了摩擦力影响。 【总结】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但是他认为小车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力的作用。伽利略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阻碍作用。 思考:如果减小摩擦力小车怎么运动? 视频播放:气垫导轨实验。 【问题1】摩擦力可以忽略之后,小车运动更近还是更远? ———更远。 【问题2】那小车最后为什么停下来? ———空气阻力。 思考:如果没有空气阻力,水平面上运动物体怎么运动? 根据实验思考并回答。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探索并得出结论。 一、伽利略理想实验 【实验演示1】 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改变针的位置,小球总能运动到同一高度。 思考:如果把细线换成斜面,是否有同一结果。 【实验演示2】 伽利略斜面实验: 【问题1】在斜面的一端释放小球,观察小球上升的位置,如果去掉布条,小球上升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小球上升得更高了。 【问题2】如果没有阻力小球会上升到哪里? ———上升到同一高度。 【问题3】若将轨道的倾角减小,小球将上升到哪个位置?路程增大还是减小?如果没有摩擦呢? ———小球上升到接近同一高度,路程增大,如果没有摩擦将上升到同一高度。 【问题3】如果轨道倾角为0呢? ———小球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阻力为0,将会一直运动下去 【小结】如果没有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 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突出了实物的本质,能达到现实科学实验无法达到的极简化和纯化程度。它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理想思维的逻辑力量,还可以让思维超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伽利略实验推理的方法成为了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伽利略的发现和推理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仔细观察演示实验,体会前人的思维过程。 学生思考分析。 通过演示实验让科学探索,逐层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二、基石———牛顿第一定律 【引言】伽利略对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作了准确的描述,但他并没有明确指出运动和力的关系是什么,笛卡尔在伽利略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完善。牛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于1687年发表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其中,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问题1】什么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称之为运动状态的改变。 小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问题2】惯性有什么优点? ———锤子松了之后敲击利用惯性使其卡紧。 【视频播放1】小动物利用惯性甩水。 【视频播放2】不系安全带紧急刹车将带来什么后果。 如果不系安全带,在汽车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冲,安全气囊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