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3811

4.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2-2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11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牛顿,运动,律的,应用,教案,格式
  • cover
第五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动力学又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它物理知识所必须 掌握的内容。所以,牛顿第二定律是本章的中心内容,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教材之前已通过实验使学生定性、 定量认识到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关系,并归纳总结出定量描述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关系的牛顿第二定律。 本节是通过对典型示例的分析和讨论,归纳出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已经了解牛顿第运动律的基本内容,但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入;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 思维能力,思维处于进一步的拓展阶段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拓展性。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具有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 科学思维:通过对典型示例的分析、讨论过程,认识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掌握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 实际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科学探究:能分析物理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物理问题:加速度计、ABS 防抱死装置。 科学态度与责任:使学生体会到物理规律的简单美,物理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难点: 1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和重要的解题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用。 2 .正交分解法。 教具:多媒体 五、教学流程图 ( 课 堂 小 结 ) ( 复 习 引 课 ) ( 加 速 度 计 ) ( 教学过程 ) ( 多运动过 程 ) ( 已 知 力 求 运动 ) ( 已 知 运 动求力 ) ( 事例避免 交通事故 ) 1 六、教学过程 环节 情境与问题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发展 新课 引入 旧知回顾:牛顿运 动定律 梳理运动与合力的关系 建立知识 框进,思 维逻辑的 依据 阶段性的知识梳 理是学习物理的 重要方法 深度 研习 从力确定运动情 况 梳理知识规律 探寻应用的联系 以受力分析、力 的合成与分解、 匀加速直线运动 规律、牛顿运动 定律等基础知识 和相应的技能为 基础,是对牛顿 运动定律的综合 提高和延伸,也 为以后的物理学 习打下良好的基 础。 情景 应用 通过例题分析分 析解题思路 【应用 1】凭刹车痕迹判定肇事司机 是否超速驾驶 某市交通部门规定汽车在市区 某些街道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vm=30km/h. 一辆汽车在该水平路段 紧急刹车时车轮抱死,沿直线滑行一 段距离后停止. 交警测得车轮在地面 上滑行的轨迹长 sm= 10m ,从手册中 查出该车轮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72. 试通过计算判断该汽车是否 违反规定超速行驶.(取 g= 10m/s2) 【拓展 1】 2 (视频)汽车防抱死装置可以让 汽车在紧急刹车时获得比车轮抱死 更大的制动力,从而使刹车距离大大 减小. (求解并分析)假设安装了防抱 死装置的汽车刹车时的制动力恒为 F,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 t,汽车的质 量为 m,汽车刹车前匀速行驶的速度 为 v,试推出驾驶员发现情况后紧急 刹车时的安全距离 s 的表达式(用上 述已知物理量 F,t,m ,v 表示). 根据刹车时安全距离 s 的表达 式,试分析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 【应用2】冬奥会高山滑雪速降比赛 一个滑雪者质量 m=75kg , 以 v0=2m/s 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 下,山坡的倾角θ=30°,在 t=5s 的时间 内滑下的路程 x=60m,求滑雪者受到 的阻力(包括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融合 提升 多运动过程 实践与拓展 已知小孩与雪橇的总质量为 m=20kg , 静止于水平冰面上.若大人用大小 为 F=50N ,与水平方向成 37°角的恒 力斜向上拉雪橇,使雪橇由静止开始 运动,4s 内的位移为 9.2m ,之后撤 去拉力,求小孩与雪橇在冰面上滑行 的总路程. 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设计一个能测 突出牛顿第 二定律的核 心是加速度 与合外力的 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