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5930

第4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 章末素养提升(课件 学案,2份打包)鲁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05-0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63048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必修,2019,科版,打包,2份
    章末素养提升 物理 观念 开普勒 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太阳位于    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 任何一个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       开普勒第三定律 行星绕太阳运行轨道半长轴a的      与其公转周期T的      成正比。其表达式为=k,比值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    的常量 万有引 力定律 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方向沿两物体的      ,引力的大小F与这两个物体        成正比,与这两个物体间的        成反比 表达式 F=G,其中G叫作引力常量 引力常量 英国物理学家        通过实验推算出引力常量G的值。通常取G=        N·m2/kg2 宇宙 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 7.9 km/s 物体在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11.2 km/s 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使其克服    引力,永远离开地球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16.7 km/s 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使其挣脱       引力束缚,飞到太阳系外的      地面发射速度 科学 思维 理想化处理 物体在地球附近绕地球运动时,太阳的作用可以忽略 把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处理 模型建构 由“称量”地球质量的方法过渡到称量中心天体质量 由地球宇宙速度的求解过渡到其他天体宇宙速度的求解 通过抽象思维,理解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和宇宙探测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创新思维,发展新型的航天技术,开拓宇宙探索的新领域 科学 探究 1.通过学习开普勒定律的得出过程,深刻认识、理解行星运动规律,明确科学探究的根源是绕过曲折过程认识事物的本质 2.通过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如提出问题、假设和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结论验证和修正等 3.知道应用万有引力与航天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探究,如“发现未知天体”、环境监测、地质勘探等 4.通过拓展探究和科普教育,探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如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科学 态度 与 责任 1.体会科学家实事就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注重诚信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了解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要遵守学术道德和科学规范,加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例1 (2023·宁德市一中高一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B.由F=可知,当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限大 C.赤道上的物体随着地球一起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D.由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例2 (2023·新课标卷)2023年5月,世界现役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天舟六号,携带约5 800 kg的物资进入距离地面约400 km(小于地球同步卫星与地面的距离)的轨道,顺利对接中国空间站后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接后,这批物资(  ) A.质量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小 B.所受合力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小 C.所受地球引力比静止在地面上时大 D.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比地球自转角速度大 例3 (2024·安徽卷)2024年3月20日,我国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升空。当抵达距离月球表面某高度时,鹊桥二号开始进行近月制动,并顺利进入捕获轨道运行,如图所示,轨道的半长轴约为51 900 km。后经多次轨道调整,进入冻结轨道运行,轨道的半长轴约为9 900 km,周期约为24 h。则鹊桥二号在捕获轨道运行时(  ) A.周期约为144 h B.近月点的速度大于远月点的速度 C.近月点的速度小于在冻结轨道运行时近月点的速度 D.近月点的加速度大于在冻结轨道运行时近月点的加速度 例4 (2023·湖南卷)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