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6355

专题强化2 静电力的性质(课件 学案 练习,3份打包)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02-2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42639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3份,第三,必修,2019,科版
    专题强化2 静电力的性质 [学习目标] 1.学会利用几种特殊方法求解非点电荷的电场强度(重难点)。2.学会分析电场线与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结合的问题(重点)。3.学会分析电场中的动力学问题(难点)。 一、特殊方法求解电场强度 1.对称法 对称分布的电荷产生的电场具有对称性,应用对称性解决问题,就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运算与推导过程,从而使问题简单化。 例如:均匀带电的圆环有一个圆弧的缺口,判断O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时,由于圆环上任何两个关于圆心中心对称的两点在O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矢量和为零,故可以等效为弧BC在O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弧BC上关于OM对称的两点在O点产生的电场强度沿MO方向,故 O点的电场强度沿MO方向。 例1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则d点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 A.k B.k C.k D.k 2.补偿法 将有缺口的带电圆环或球面补全为完整的圆环或球面,根据作差法求解,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 例如:已知均匀带电球壳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如图半球球壳电荷量为+q,A、B两点关于半球壳球心O点对称,且半球壳在A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求半球壳在B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时,可以将题目中半球壳补成一个带电荷量均匀的完整球壳,设右半球在A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由于均匀带电球壳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则E′和E大小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左半球在B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也为E。 例2 (2023·济宁市曲阜孔子高级中学月考)已知均匀带电的完整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面顶点与球心O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N两点,==2R。已知M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则N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 A.-E B. C.-E D.+E 3.微元法 当一个带电体的体积较大,已不能视为点电荷时,求这个带电体产生的电场在某处的电场强度时,可用微元法的思想把带电体分成很多小块,每块都可以看成点电荷,用点电荷电场叠加的方法计算。 例3 如图所示,均匀带电圆环所带电荷量为Q,半径为R,圆心为O,P为垂直于圆环平面中心轴上的一点,OP=L,静电力常量为k,试求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二、电场线与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结合的问题 若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带电粒子只受静电力的作用从A点向B点运动。回答以下问题: (1)画出粒子在A点的运动方向和加速度方向; (2)判断粒子的电性; (3)判断粒子从A到B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 (4)判断粒子从A到B过程中,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 _____ _____ 1.带电粒子仅受静电力作用做曲线运动时,静电力指向轨迹曲线的凹侧。静电力沿电场线方向或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粒子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2.分析方法 (1)由轨迹的弯曲情况,结合电场线确定静电力的方向; (2)由静电力和电场线的方向可判断电荷的正负; (3)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确定静电力的大小,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判断带电粒子加速度的大小; (4)根据力和速度的夹角,由静电力做功的正负,动能的增大还是减小,可以判断速度变大还是变小,从而确定不同位置的速度大小关系。 例4 (多选)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如图中实线所示,虚线是某个带电粒子仅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一定带正电荷 B.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 C.粒子在M点的动能大于它在N点的动能 D.粒子一定是从M点运动到N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