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6822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 《经济与社会》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共74张ppt)

日期:2025-02-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503012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ppt,74张,社会保障,分配,收入
  • cover
(课件网) 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一、课标要求 1.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 2.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3.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与 社会保障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性质、地位、适用范围、基本内容和要求 原因:(必要性+重要性) 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 意义:一切要素活力迸发,优化资源配置 原因: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措施:根本措施、制度基础、理顺关系、两个同步、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消除贫困 收入途径: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怎么做 ①社会保险:核心;②社会救助:最后一道防线; ③社会福利:最高层次;④社会优抚:特殊的社会保障 含义: 内容: 是什么 为什么 意义:社会稳定、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措施:公平对待、量力而行、权责统一 一、知识体系构建:宏观把握(课前预习完成) 二、考点梳理: 考点一: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考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原因 (1)根本因素: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 (2)直接因素: 生产 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 分配 方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决 定 决 定 决 定 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三项内容之一) (3)地位 性质 地位 基本内容和要求 原因 意义 2.按劳分配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占有,社会分配) ②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不高,不能按需分配)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谋生手段、存在差别,不能平均分配) ①体现效率: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促进公平: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否定了不劳而获) 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 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及公有控股的股份制经济中,其形式是工人的工资、津贴、奖金。还包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所得 注意: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探究与思考: 小涛的哥哥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民营企业,今年上市了。采用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模式,薪酬从几千元到几百万都有。营销人员基本工资3000元。软件工程师月薪8000元,高层管理人员年薪为600万元。公司的员工大都有公司的股份,小涛哥的股份以每年0. 1%的收益计算,年收入为300万元。 探究问题:(1)小涛哥哥的公司员工是依据什么获得收入的? (2)员工之间工资差距大原因是什么? 技术 贡献大小 劳动 管理 资本 3.按生产要素分配 原因 地位 范围 种类 (形式) 意义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存在于包括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