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8551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素材

日期:2025-02-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511949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义务,课件,素材
    (课件网) 第一框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选必二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高中政治纺编版 《民法典》规定的婚姻与家庭中的民事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民法典》规定的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 确保前三单元所涉实体的权利与义务的实现 《劳动法》等规定的劳动者和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本册教材内容是围绕“民事权利与义务”展开的 宏观把控 民事权利与义务 全书主线 法律与生活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 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 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 依法受着处理纠纷 有效维护合法权益 《民法典》 的基础知识 婚姻与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构成完整的民事法律权利与义务教学体系 劳动法律制度 市场经营法律制度 侧重人格权和财产权 侧重身份权 劳动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 依法维护民事主体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实现 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又快过春节了,我们又能收到压岁钱了! 可是我的压岁钱为什么都给妈妈了呢? 压岁钱到底归谁呢?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这节课我就从压岁钱“争夺战”中感悟怎样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导入新课 总议题:如何正确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从孩子的压岁钱说起 从压岁钱“争夺战”中,感悟民法和民事法律的关系 从关于压岁钱到底归谁主要不是法律问题中探究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 2 议题 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公民,践行民法基本原则 3 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1 议题一:从压岁钱“争夺战”中探究民法和民事法律的关系 议题二:从关于压岁钱到底归谁主要不是法律问题中明晰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孩子的压岁钱归谁? 涛涛的父母协议离婚,涛涛归母亲抚养。之后,涛涛的奶奶多次取出孩子户头里的钱共4.5万元。 涛涛的母亲朱女士认为这是属于孩子的压岁钱,多次向涛涛的奶奶讨要,都没有结果。无奈之下,她带着涛涛把78岁的奶奶告上了法庭。 议学情境一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你觉得这4.5万元压岁钱应该归谁呢?谈谈你对我国民法的认识 议学问题 ①4.5万元压岁钱应该归涛涛所有。 民法典明确:压岁钱应归孩子所有。《民法典》 规定: 8周岁前由家长代管,8周岁后应协商处置。红包属于赠与、纯获利行为,孩子可以交给家长让他们帮忙保管,但是保管也只是保管,家长不能替孩子花。 ②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议学提示 1、法律在社会生活中重要性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1)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名成员,都处于社会生活之中。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 (2)我们要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则. 2、民法调整的对象(民法是干什么用的?)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民法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自然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公民都是自然人)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例如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属于营利法人;公立学校属于非营利法人;政府机关属于特别法人。 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 名词点击: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注意 法人不是“人”而是“组织” 结合议学情境一和教材内容分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