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9618

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2课时2份课件)

日期:2025-02-2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378917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2份,2课时,作用,受精,1节
    (课件网) 第2章 第1节 人教版 生物(高中)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及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示意图,归纳、概括减数分裂的概念和过程。 2.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自 由组合和互换的重要意义。 3.举例说明受精作用的过程。 4.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 温故知新———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染色体复制 MⅠ前期 MⅠ中期 MⅠ后期 MⅠ后期 MⅡ前期(MI末期) MⅡ 中期 MⅡ 后期 均等分裂 均等分裂 均等分裂 温故知新———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染色体复制 次级卵母细胞 3个极体 1个卵细胞 MⅠ前期 MⅠ中期 MⅠ后期 MⅠ后期 MⅡ 前期 MⅡ 中期 MⅡ后期 极体 不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 退化消失 均等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中,假设体细胞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均为2n 间期 MI前 MI中 MI后 MI末 MII前 MII中 MII后 MII末 染色体 核DNA 染色单体 4 4 4 4 4→2 2 2 2→4 4→2 4→8 8 8 8 8→4 4 4 4 4→2 0→8 8 8 8 8→4 4 4 0 0 2N 2N 2N 2N 2N→N N N N→2N 2N→N 2N→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 2N→N 0→4N 4N 4N 4N 4N→2N 2N 2N 0 0 一、减数分裂中的数量变化规律 1.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染色体 数目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卵)细胞 0 2N 4N N MII后期 着丝粒分裂 M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一、减数分裂中的数量变化规律 2.核DNA数目变化曲线 0 2N 4N N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卵)细胞 核DNA 数目 一、减数分裂中的数量变化规律 3.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曲线 0 2N 4N N MⅡ后期 着丝粒分裂 染色单体 数目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卵)细胞 一、减数分裂中的数量变化规律 4.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变化曲线 0 1 2 MⅡ后期 着丝粒分裂 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卵)细胞 一、减数分裂中的数量变化规律 最大值为4n,则为有丝分裂 最大值为2n,则为减数分裂 ①一看“染色体峰值” ②二看“核DNA复 制和分裂次数” “斜线”出现一次,“垂直下降”出现两次,则为减数分裂 “斜线”出现一次,“垂直下降”出现一次,则为有丝分裂 ③三看“结果”: 子细胞染色体和DNA数目 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 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 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辨析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I 减数分裂II 前期 中期 后期 染色体散乱在中央, 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 四分体形成 染色体散乱分布, 无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有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无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排列 在赤道板两侧 着丝点分裂, 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分开 着丝点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 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辨析 三判断 同源染色体行为 奇数: 偶数 一数 染色体数 二看 有无同源 染色体 无: 有 1.联会、四分体: 4.无上述行为: 有丝分裂 减Ⅱ 减Ⅱ 3.同源染色体分离: 2.位于赤道板两侧: 减Ⅰ前期 减Ⅰ中期 减Ⅰ后期 一数二看三判断 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辨析 ⑥ ⑤ 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部分图像,分别属于什么时期 减I前 有丝中 减I中 有丝后 减I后 减II后 减II前 ⑧ ⑦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分裂细胞类型 细胞分裂次数 子细胞数目 染色体数目变化 DNA分子数变化 染色单体 数目变化 同源染色体 意义 体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复制一次分裂一次 复制一次分裂二次 2 1或4 2n→4n→2n 2n→n→2n→n 2n→4n→2n 2n→4n→2n→n 0→4n→0 0→4n→2n→0 有,不联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