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3撒哈拉以南非洲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下列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东半球,北临地中海 B.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 C.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D.位于西半球,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望 读图,回答2~3题。 2.上图自然景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不能看到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徙,凶猛的狮子和猎豹紧随其后。这种景象出现在 (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作物中,原产地在非洲的是 ( ) A.咖啡、油棕 B.玉米、咖啡 C.小麦、油棕 D.椰枣、玉米 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 ( ) A.原材料 B.经济作物 C.工业制成品 D.工业半成品 图示意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地关系,据此回答6~7题。 6. 依次填入图中①②③处的是( ) A. 生态恶化 开垦草原 人口增长 B. 人口增长 生态恶化 开垦草原 C. 开垦草原 生态恶化 人口增长 D. 人口增长 开垦草原 生态恶化 7. 要从根本上缓解人地矛盾,当地应( ) A. 发展现代农业 B. 扩大耕地面积 C. 完善基础设施 D. 控制人口数量 图为沿南纬3°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8~9题。 8. 图中②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 A. 乞力马扎罗山 B. 刚果盆地 C. 撒哈拉沙漠 D. 东非高原 9. 一位地理学家在③地区考察,他在日记中写道:“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下列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的是( ) 读非洲局部区域简图,回答10题。 10. 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黑、高、富”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热———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 黑———黑土分布广泛 C. 高———地形以高原为主 D. 富———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 读某大洲示意图,完成第11~13题。 11.从海陆位置看,图示大洲西面濒临( ) A.红海 B.地中海 C.大西洋 D.印度洋 12.图中阴影区域是哪一人种的原居住地 ( )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13.本区多数国家的经济特点是( ) A.经济过分依赖农矿产品生产 B.发达的畜牧业经济 C.加工贸易经济 D.高新技术产业经济 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完成第14~15题。 14.图中代表热带雨林气候的是( ) A.A B.B C.G D.D 15.图中C处位于赤道附近,却形成了不同于A区域的气候类型,原因是( ) A.距海近 B.地势高 C.纬度低 D.距暖海水远 16.我国与非洲在农业领域进行了有效合作,目前已在坦桑尼亚、赞比亚、几内亚等国创建了约23.3万公顷的高科技农业基地。我国与非洲进行农业合作的原因是( ) A.可以充分发挥非洲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优势 B.帮助非洲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 C.我国劳动力匮乏,充分利用非洲廉价的劳动力 D.协助非洲开发丰富的农业资源,实现互惠双赢 17.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还比较落后,如果让你帮助其摆脱贫困,那么不应该做的是( ) A.大力开采矿产换取外汇 B.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纷争和部落冲突 C.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 D.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 18.“非洲的森林正在遭到破坏,土壤正在遭受侵蚀,耕地面积的扩大已经接近极限。”为解决环境问题,非洲国家必须( ) 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②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保护耕地,防止土地沙漠化 ③实施人工增雨和跨流域调水,预防旱灾 ④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用大型机械进行集约化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尼日利亚多种矿藏储量很大,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但多数工业制成品依赖进口。出口农产品以可可豆和腰果为主,粮食需大量进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