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2041

7.2 亚洲的人文环境 (表格式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日期:2025-02-2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22224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亚洲,人文,环境,格式,教学设计,1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章第二节《亚洲的人文环境》 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题 7.2.1《人文环境》 单元 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位于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是关于亚洲地理特征的重要部分。亚洲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人口特征的学习对于理解亚洲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理解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解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022新课标要求 1.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亚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本大洲所处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2.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人口和经济等方面的地理特征。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的人口数量变化及空间分布特点。【综合思维】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学习亚洲的地理知识学会描述人口变化特点。【人地协调观】知道亚洲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亚洲各地区经济发展概况。【地理实践力】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学会描述某大洲的人口增长和空间分布的方法。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包括经纬网的应用、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等。在人文环境方面,学生对人口、民族、文化等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他们充满好奇心,对多样化的地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此外,他们也希望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加深对人文环境的理解。因此,针对七年级下册亚洲人文环境的教学,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特点和学习难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对亚洲人文环境的系统认识和理解。 重点和难点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亚洲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情况及人口比重等特点,培养综合思维素养。(重点)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亚洲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培养综合思维素养。(重点、难点) 材料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十件事 观看视频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一】人口最多的大洲【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12,读图7.15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读图说出亚洲人口总数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从地理位置看,这些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什么方位?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 亚洲人口数量为46.4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9%。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4个,而亚洲就占了7个。②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和菲律宾。③这些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问题引领2】活动探究:读图找出亚洲人口较多的国家,说出这些国家的人口密集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分别找出四个主要的人口密集区和人口稀疏区。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为何人口稠密?【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1】①东亚的中国、日本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②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③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教师小结2】①四个人口密集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北美洲东南部②四个人口稀疏区:青藏高原、北冰洋沿岸、非洲北部的热带沙漠、赤道附近地区的热带雨林【教师小结3】①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和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